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五加皮
【英文名】:Sessileflower Acanthopanax Bark,Slenderstyle Acant
【拼音】:Wǔ Jiā Pí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药材类别】:枝叶/树皮类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医林纂要》:苦微辛,寒。
⑤《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医林纂要》:苦微辛,寒。
⑤《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经。
【入药部分】: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
【产地和分布】:1.细柱五加:生长于山坡上或丛林间。分布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2.无梗五加:生于山地林下,林缘。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3.刺五加:生于山地林下、林边。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扛、河北、山西等地。
4.糙叶五加:分布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5.轮伞五加:多生于山坡丛林间。分布西藏等地。
2.无梗五加:生于山地林下,林缘。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3.刺五加:生于山地林下、林边。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扛、河北、山西等地。
4.糙叶五加:分布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5.轮伞五加:多生于山坡丛林间。分布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1.细柱五加:落叶灌木,有时蔓生状,高2-3m。枝灰棕以,无刺或在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叶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3-8cm,常有细刺;小叶5,稀为3或4,中央一片最大,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3-8cm,宽1-3.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沿脉上疏生刚毛,下面脉腋间有淡棕色簇毛,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腋生或单生于短枝顶端,直径约2cm;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6-10mm;萼5齿裂;花黄绿色,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开放时反郑;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2室,花柱2,分离或基部合生,柱头圆状状。核果浆果状,扁球形,直径5-6mm,成熟时黑色,宿存花柱反曲。种子2粒,细小,淡褐色。花期4-7月,果期7-10月。
2.无梗五加: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暗灰色或黑色,有纵裂纹,枝无刺或疏生粗壮刺,平直或弯曲。掌状复叶;柄长3-10cm,无刺或有散生的小刺。小叶3-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为椭圆形,长8-18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以,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数个至10个头状药序组成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30mm,必生短柔毛;萼绿色,密生白色绒毛,具5小齿;花深紫色或近于黑褐以,花瓣5,放形,长不及2mm,外面褐短柔毛,以后毛脱落;雄蕊5,长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仅柱头裂片离生。核果浆果状,卵椭圆形,成熟时黑色,具宿存花柱。花期6-8月,果期8-9月。
3.刺五加:灌木,高1米许。小枝密生细刺毛或刺。掌状复叶,小叶3~5枚,椭圆状倒卵形至矩圆形,长6~12厘米,有双重锐锯齿,上面散生毛,下面幼时沿叶脉有带褐色细毛。伞形花序球形;花紫黄色;花梗长1~2厘米。果近球形,径约8毫米。花期7月。果期10月。
4.糙叶五加:灌木,高至3米.小枝细时有粗糙细毛,后变为黄灰色,渐脱落,有粗壮微反曲刺。掌状复叶,小叶5枚,几无柄,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6厘米,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细毛;叶柄长4~7厘米,粗糙。伞形花序数个生枝顶,总梗长1~3厘米,有毛;花梗长8~15毫米,微有毛或无毛。花期8月。果期10月。
5.轮伞五加:灌木,高2~3米。枝棕褐色,枝和叶柄基部有小倒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掌状复叶,小叶3~5片,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有小刺毛,基部楔形或斜形,叶脉上有刺毛,主脉于下面稍突起。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多成轮状排列;花小,多数;花瓣5,黄绿色。果近球形,熟时紫黑色;内有种子2粒。
2.无梗五加: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暗灰色或黑色,有纵裂纹,枝无刺或疏生粗壮刺,平直或弯曲。掌状复叶;柄长3-10cm,无刺或有散生的小刺。小叶3-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为椭圆形,长8-18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以,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数个至10个头状药序组成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30mm,必生短柔毛;萼绿色,密生白色绒毛,具5小齿;花深紫色或近于黑褐以,花瓣5,放形,长不及2mm,外面褐短柔毛,以后毛脱落;雄蕊5,长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仅柱头裂片离生。核果浆果状,卵椭圆形,成熟时黑色,具宿存花柱。花期6-8月,果期8-9月。
3.刺五加:灌木,高1米许。小枝密生细刺毛或刺。掌状复叶,小叶3~5枚,椭圆状倒卵形至矩圆形,长6~12厘米,有双重锐锯齿,上面散生毛,下面幼时沿叶脉有带褐色细毛。伞形花序球形;花紫黄色;花梗长1~2厘米。果近球形,径约8毫米。花期7月。果期10月。
4.糙叶五加:灌木,高至3米.小枝细时有粗糙细毛,后变为黄灰色,渐脱落,有粗壮微反曲刺。掌状复叶,小叶5枚,几无柄,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6厘米,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细毛;叶柄长4~7厘米,粗糙。伞形花序数个生枝顶,总梗长1~3厘米,有毛;花梗长8~15毫米,微有毛或无毛。花期8月。果期10月。
5.轮伞五加:灌木,高2~3米。枝棕褐色,枝和叶柄基部有小倒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掌状复叶,小叶3~5片,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有小刺毛,基部楔形或斜形,叶脉上有刺毛,主脉于下面稍突起。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多成轮状排列;花小,多数;花瓣5,黄绿色。果近球形,熟时紫黑色;内有种子2粒。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①《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②《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③《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臀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
④《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⑤《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⑦《陕西中草药》:活血消肿。治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
⑧《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疮毒,疟疾。
①《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②《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③《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臀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
④《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⑤《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⑦《陕西中草药》:活血消肿。治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
⑧《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疮毒,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