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莽草
【英文名】:
【拼音】:Mǎnɡ Cǎo
【别名】:芒草(《山海经》),葞、春草(《尔雅》),菵草(陶弘景),石桂、红桂(《梦溪笔谈》),鼠莽(《纲目》)。
【药材类别】:枝叶/树皮类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雷公、桐君,苦,有毒。
③《本草求原》:甘,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雷公、桐君,苦,有毒。
③《本草求原》:甘,温,有毒。
【归经】:
【入药部分】: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
【产地和分布】:生于沿河两岸,阴湿沟谷两旁的混交林或疏林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产江苏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老枝灰褐色。单叶互生或集生。莽草果实9月成熟,鲜果出种率3%至13%。叶柄长7-15mm;叶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cm,宽1.5-4.5cm,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窄楔形,全缘。边缘稍反卷,无毛,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腋生或近顶生,单生或2-3朵集生叶腋;花梗长1.5-5cm;花被片10-15,红色至深红色,最大一片长7-12mm,宽5-8mm;雄蕊6-11;心皮10-13,长3.9-5.3mm,花柱直立,钻形,长2-3.3mm。果柄长5.5cm,稀可达8cm;果10-13,木质,先端有长而弯曲的尖头。种子淡褐色,长7-7.5mm,宽5mm。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功效】: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主头风;皮肤麻痹;痈肿;乳痈;瘰疬;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狐臭。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
①《本经》:主头风,痈肿,乳肿(一作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②《别录》:疗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近目。
③《药性论》:能治风疽,疝气肿坠,凝血,治瘰疬,除湿风。不入汤服。主头疮白秃,杀虫。
④《唐本草》:治难产。
⑤《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麻痹,并浓煎汤淋。风虫牙痛,喉痹,亦浓煎叶,含后净漱口。
①《本经》:主头风,痈肿,乳肿(一作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②《别录》:疗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近目。
③《药性论》:能治风疽,疝气肿坠,凝血,治瘰疬,除湿风。不入汤服。主头疮白秃,杀虫。
④《唐本草》:治难产。
⑤《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麻痹,并浓煎汤淋。风虫牙痛,喉痹,亦浓煎叶,含后净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