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药大全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

熊胆
【名称】:熊胆
【英文名】:Bear Gall
【拼音】:Xiónɡ Dǎn
【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
【药材类别】:动物类
【性味】:味苦;性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入肝、胆、睥、胃经。
①《纲目》: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胆经。
③《本草求真》:入心、肝,兼入脾、大肠。
【入药部分】:为熊科动物黑熊及棕熊的胆囊。
【产地和分布】:1.黑熊:栖息于混交林或阔叶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 树洞中,有冬眠习性,夏、冬季有垂直直适移现象。白天活动,视觉较差,善爬树,熊游泳力强。杂食性,但以植物为主。分布极广泛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
2.棕熊:栖息于广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中有中。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为主。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1.黑熊,体形较大,长1.5-1.7m,体重约150kg。头部宽圆。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较长且被有长毛,伸出头顶两侧。颈部短粗,两侧毛特别长。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较一致漆黑色,有光泽。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跖垫亦宽大且肥厚,前宽后窄,内侧中部无毛间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为黑色并带有光泽。
  2.棕熊,体形较大,长约2m,重200-300kg。头阔而圆,吻部较长鼻也较阔,其端裸出,略侧扁。耳小,能动,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壮,尾短。四肢粗壮,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长于后足。爪侧扁而弯曲,呈暗褐色。全身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银灰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成体胸部无白色斑纹。
【功效】: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主湿热黄疸;暑湿泻痢;热病惊痫;目赤翳障;喉痹;鼻蚀;疔疮;痔漏;疳疾;蛔虫,多种出血。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⑥《本草述》:治喉痹。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