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桑寄生
【英文名】:HERBA TAXILLI
【拼音】:Sānɡ Jì Shēnɡ
【别名】:茑、寓木、宛童、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茑木
【药材类别】:藤木类
【性味】:苦;甘;性平。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甘。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甘。
【归经】:入肝、肾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肾。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肾。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入药部分】: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产地和分布】:寄生于构、槐、榆、木棉、朴等树上。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常绿寄生小灌木。老枝无毛,有凸起灰黄色皮孔 ,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叶互生或近于对生,革质,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8cm,宽2~5cm,先端钝圆,全缘,幼时被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1~3个聚生叶腋,总花梗、花梗、花萼和花冠均被红褐色星状短柔毛;花萼近球形,与子房合生;花冠狭管状,稍弯曲,紫红色,先端4裂;雄蕊4;子房下位,1室。浆果椭圆形,有瘤状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①《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②《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③《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④《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⑤《滇南本草》: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⑥《本草蒙筌》: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⑦《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
⑧《玉楸药解》:治痢疾。
⑨《医林纂要》:坚肾泻火。
⑩《本草再新》: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⑾《药材学》: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⑿《辽宁经济植物志》:治郁血性肾炎,月经困难,咯血,瘰疬,心脏诸病及早期肺病。
⒀《湖南药物志》: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⒁《广西药植名录》: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
①《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②《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③《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④《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⑤《滇南本草》: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⑥《本草蒙筌》: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⑦《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
⑧《玉楸药解》:治痢疾。
⑨《医林纂要》:坚肾泻火。
⑩《本草再新》: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⑾《药材学》: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⑿《辽宁经济植物志》:治郁血性肾炎,月经困难,咯血,瘰疬,心脏诸病及早期肺病。
⒀《湖南药物志》: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⒁《广西药植名录》: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