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药大全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大血藤
【名称】:大血藤
【英文名】:Sargentgloryvine Stem
【拼音】:Dà Xuè Ténɡ
【别名】:血通、红藤、槟榔钻、大血通、大活血
【药材类别】:藤木类
【性味】: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入药部分】: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产地和分布】: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微、浙江亦产。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长达到10余米。藤径粗达9厘米,全株无毛;当年枝条暗红色,老树皮有时纵裂。三出复叶,或兼具单叶,稀全部为单叶;叶柄长与3-12厘米;小叶革质,顶生小叶近棱状倒卵圆形,长4-12.5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缘,侧生小叶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内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干时常变为红褐色,比顶生小叶略大,无小叶柄。总状花序长6-12厘米,雄花与雌花同序或异序,同序时,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细,长2-5厘米;苞片1枚,长卵形,膜质,长约3毫米,先端渐尖;萼片6,花瓣状,长圆形,长0.5-1厘米,宽0.2-0.4厘米,顶端钝;花瓣6,小,圆形,长约1毫米,蜜腺性;雄蕊长3-4毫米,花丝长仅为花药一半或更短,药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长约2毫米,先端较突出,不开裂;雌蕊多数,螺旋状生于卵状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长约2毫米,花柱线形,柱头斜;退化雌蕊线形,长1毫米。每一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黑蓝色,小果柄长0.6-1.2厘米。种子卵球形,长约5毫米,基部截形;种皮,黑色,光亮,平滑;种脐显著。花期4-5月,果期6-9月。
【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