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药大全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

地肤子
【名称】:地肤子
【英文名】:Fructus Kochiae
【拼音】:Dì Fū Zǐ
【别名】:地葵(《本经》),地麦(《别录》),益明(《药性论》),落帚子(《日华子本草》),竹帚子(《滇南本草》),千头子(《万病回春》),帚菜子(《新疆药材》),铁扫把子(《四川中药志》)。
【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性味】:苦;性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卢复:入膀胱。
②《要药分剂》:入肾、膀胱二经。
【入药部分】: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
【产地和分布】: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甘肃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1~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其后逐渐脱落。花1朵或数朵生于叶腋,成穗状花序;花小,黄绿色;花被筒状,先端5齿裂,裂片三角形,向内弯曲,包裹子房,中肋突起似龙骨状,裂片背部有一绿色突起物;雄蕊5,伸出于花被之外;子房上位,扁圆形,花柱极短,柱头2。胞果扁圆形,基部有宿存花被,展开成5权横生的翅。种子1枚,扁球形,黑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功效】:清热利湿;法风止痒。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
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
⑧《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