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蔓荆子
【英文名】:shrub chastetree fruit
【拼音】:Màn Jīnɡ Zǐ
【别名】:蔓荆实(《本经》),荆子(《本草经集注》),万荆子(《浙江中药手册》),蔓青子(《中药材手册》)。
【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归经】:肝;胃;膀胱经
【入药部分】: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和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和分布】:1.单叶蔓荆:喜生于海滨沙滩地及湖畔,亦有栽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
2.蔓荆:生于海边、沙滩、河边、平原及村寨附近。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2.蔓荆:生于海边、沙滩、河边、平原及村寨附近。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1.单叶蔓荆,落叶小灌木,植株高约2m。全株被灰白色柔毛。主茎匍匐地面,节上常生不定根,幼枝四棱形,老枝近圆形。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长 2.5-5cm,宽1.5-3cm,表面绿色,背面粉白色;侧脉约8对。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下面1裂片最大,宽卵形,内面中下部有毛;雄蕊4,伸于花冠管外;子房球形,密生腺点,柱头2裂。核果球形,径约5-7mm,具宿萼。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蔓荆,落叶灌木,植株高 1.5-5m。具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三出复叶,对生,有时偶有单叶;叶柄长1-3cm;小叶片卵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9cm,宽1-3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侧脉8对;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1片小叶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长3-15cm,花序柄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先端5浅裂,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mm,外面有毛,花冠管内及喉部有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伸于花冠外;子房密生腺点。核果近圆形,径约5mm,熟时黑色;萼宿存。花期7月,果期9-11月。
2.蔓荆,落叶灌木,植株高 1.5-5m。具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三出复叶,对生,有时偶有单叶;叶柄长1-3cm;小叶片卵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9cm,宽1-3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侧脉8对;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1片小叶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长3-15cm,花序柄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先端5浅裂,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mm,外面有毛,花冠管内及喉部有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伸于花冠外;子房密生腺点。核果近圆形,径约5mm,熟时黑色;萼宿存。花期7月,果期9-11月。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