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石榴皮
【英文名】:Pericarpium Granati
【拼音】:Shí Liu Pí
【别名】:石榴壳、酸榴皮、酸石榴皮、安石榴酸实壳、西榴皮
【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性味】:味酸;涩;性温;小毒。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涩。
③《纲目》:酸涩,沮,无毒。
④《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涩。
③《纲目》:酸涩,沮,无毒。
④《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归经】:入大肠、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入药部分】: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产地和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或栽培于庭园等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功效】: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
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⑤《本草蒙筌》:理虫牙。
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
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
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⑤《本草蒙筌》:理虫牙。
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
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