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骨碎补
【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
【拼音】:Gǔ Suì Bǔ
【别名】:猴姜、胡狲姜,石毛姜,石庵闾,过山龙,石岩姜,石良姜,毛姜、申姜,毛贯仲,马猬姜,碎补,毛生姜、鸡姜。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苦,温。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温。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①《纲目》: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入药部分】:为槲蕨科植物槲蕨、秦岭槲蕨及光叶槲蕨、崖姜蕨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1.槲蕨:附生于海拔200-1800m的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秦岭槲蕨:附生于海拔900-2800m的林缘石上或山谷岩石间。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3.光叶槲蕨:附生于海拔500-24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广西。
4.崖姜蕨:附生于海拔1000-19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2.秦岭槲蕨:附生于海拔900-2800m的林缘石上或山谷岩石间。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3.光叶槲蕨:附生于海拔500-24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广西。
4.崖姜蕨:附生于海拔1000-19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形态特征】:1.槲蕨:植株高25-40cm。根状茎横生,粗状肉质,密被钻状披针表鳞片,有绿毛。叶二型;槲叶状的营养叶灰棕色,卵形,无柄,干膜质,长5-7cm,宽约3.5cm,基部心形,背面有疏短毛,边缘有粗浅裂;孢子叶高大,纸质,绿色,无毛,长椭圆形,宽14-18cm,向基部变狭而成波状,下延成有翅膀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对,略斜上,长7-10cm,宽2-3cm,短尖头,边缘有不明显的疏钝齿;网状脉,两面均明显。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2-3行;无囊群盖。
2.秦岭槲蕨:植株高20-50cm。根状茎横生,肉质,粗约1cm,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二型;沿叶轴和叶脉有疏短毛,营养叶稀少,长圆状披针形,深羽裂;孢子叶具有狭翅的柄,基部有关节;叶片阔披针形,长20-40cm,中部宽5-10cm,深羽裂几达叶轴,两面沿叶脉和叶轴被白色短毛;裂片20-30对;宽5-15mm,钝尖头,边缘具缺刻状据齿;叶脉明显。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3.光叶槲蕨:植株高达60cm.根状茎肉质,横生,被不透明棕褐色的披针形鳞片。叶二型,无毛;营养叶阔卵形,长8-15cm,宽5-10cm,浅羽裂至深羽裂;孢子叶叶柄长8-20cm,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长25-45cm,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20-30cm ,羽状深裂达叶轴;裂片披针形,互生,两面光滑,边缘略加厚,有疏浅缺刻;网状叶脉明显。无孢子囊群盖。
4.崖姜蕨:植株高80-140cm。根状茎粗状,密被棕色长线形鳞片。叶一型,簇生成圆形中空的高丛;叶片长80-140cm,先端渐尖,中部以下渐狭,但近基部又渐变宽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向下渐裂成状,两面光滑无毛,全缘;叶脉网状,两面明显,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的小脉。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交叉处,每对侧脉之间有1行,圆形或通常澡第三回小脉延长,成熟时呈断线形。孢子椭圆形,孢壁具小刺或小瘤块状纹,无囊群盖。
2.秦岭槲蕨:植株高20-50cm。根状茎横生,肉质,粗约1cm,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二型;沿叶轴和叶脉有疏短毛,营养叶稀少,长圆状披针形,深羽裂;孢子叶具有狭翅的柄,基部有关节;叶片阔披针形,长20-40cm,中部宽5-10cm,深羽裂几达叶轴,两面沿叶脉和叶轴被白色短毛;裂片20-30对;宽5-15mm,钝尖头,边缘具缺刻状据齿;叶脉明显。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3.光叶槲蕨:植株高达60cm.根状茎肉质,横生,被不透明棕褐色的披针形鳞片。叶二型,无毛;营养叶阔卵形,长8-15cm,宽5-10cm,浅羽裂至深羽裂;孢子叶叶柄长8-20cm,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长25-45cm,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20-30cm ,羽状深裂达叶轴;裂片披针形,互生,两面光滑,边缘略加厚,有疏浅缺刻;网状叶脉明显。无孢子囊群盖。
4.崖姜蕨:植株高80-140cm。根状茎粗状,密被棕色长线形鳞片。叶一型,簇生成圆形中空的高丛;叶片长80-140cm,先端渐尖,中部以下渐狭,但近基部又渐变宽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向下渐裂成状,两面光滑无毛,全缘;叶脉网状,两面明显,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的小脉。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交叉处,每对侧脉之间有1行,圆形或通常澡第三回小脉延长,成熟时呈断线形。孢子椭圆形,孢壁具小刺或小瘤块状纹,无囊群盖。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①《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④《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①《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④《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