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胡黄连
【英文名】:RHIZOMA PICRORHIZAE
【拼音】:Hú Huánɡ Lián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味苦;性寒。
①《唐本草》:大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①《唐本草》:大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入药部分】: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1.西藏胡黄连:生于海拔3600-4400m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土层的向阳处。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2.胡黄连:生于高山草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醅。
2.胡黄连:生于高山草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醅。
【形态特征】:1.西藏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高5-10cm。根茎粗壮,长圆锥形,横走,长15-50cm,节间紧密,常有暗棕色鳞片状老叶及圆柱状支根。叶近基生,常集成莲座状;叶片匙形至卵表,长2-7cm,宽1.5-3.5cm,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窄成短柄,边缘除基部外均有钝锯齿,无毛,干时变黑。花葶自叶丛中生出,高5-15cm,被腺毛,花密集成顶生穗状的圆锥聚伞花序;苞片、花萼均被毛,苞片卵形;萼片4,长5-6mm,其中一裂片几线形,其他4裂片近披针形、狭长圆形至狭长椭圆形;花冠暗紫色或浅蓝色,二唇形,内外具疏柔毛;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2室;胚珠每室多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9-12mm,先端4裂。种子多数,长圆形,有光泽,具网眼。花期6-8月,果期8-9月。
2.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有毛。根茎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m。叶近于根生,稍带革质;叶片匙形,长5-10cm,先端尖,基部狭窄成有翅的具鞘叶柄,边缘有细锯齿。花茎长于叶;穗状花序长5-10cm,下有少数苞片;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与萼等长;萼片5,披针形,长约5mm,有缘毛;花冠短于花萼,先端5相等的裂片,裂片卵形,具缘毛,内面具疏柔毛,外面无毛或近无毛;雄蕊4,花丝细长,伸出花冠,无毛;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单一。蒴果长卵形,长6mm,侧面稍有槽,主要室间开裂。种子长圆形,长1mm。花期6月,果期7月。
2.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有毛。根茎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m。叶近于根生,稍带革质;叶片匙形,长5-10cm,先端尖,基部狭窄成有翅的具鞘叶柄,边缘有细锯齿。花茎长于叶;穗状花序长5-10cm,下有少数苞片;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与萼等长;萼片5,披针形,长约5mm,有缘毛;花冠短于花萼,先端5相等的裂片,裂片卵形,具缘毛,内面具疏柔毛,外面无毛或近无毛;雄蕊4,花丝细长,伸出花冠,无毛;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单一。蒴果长卵形,长6mm,侧面稍有槽,主要室间开裂。种子长圆形,长1mm。花期6月,果期7月。
【功效】: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①《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②《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③《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④《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①《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②《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③《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④《丹溪心法》:去果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