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旋复花
【英文名】:FLOS INULAE
【拼音】:Xuán Fù Huā
【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
【药材类别】:花类
【性味】:味苦;辛;咸;微温。
①《本经》:味咸,温。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甘苦辛。
①《本经》:味咸,温。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甘苦辛。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①《纲目》:手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肝,大、小肠。
①《纲目》:手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肝,大、小肠。
【入药部分】: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
【产地和分布】:1.旋复花:生于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
2.欧亚旋覆花: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地。
2.欧亚旋覆花: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地。
【形态特征】:1.旋复花,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具须根。茎单生或簇生,绿色或紫色,有细纵沟,被长伏毛。基部叶花期枯萎 ,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5-4.5cm,先端尖,基部渐狭,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全缘或有疏齿,上面具疏毛或近无毛,下面具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cm,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c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最外层带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内层干膜质;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mm;管状花花冠长约5mm,有三有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1轮,有20余个粗糙毛。瘦果圆柱形,长1-1.2mm,有10条纵沟,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欧亚旋覆花,与旋覆花不同点在于:叶片长圆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心形,有耳,半抱茎。头状花序,径2.5-5cm;总苞径1.5-2.2cm,长达1cm。瘦果圆柱形,有浅沟,被短毛。
2.欧亚旋覆花,与旋覆花不同点在于:叶片长圆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心形,有耳,半抱茎。头状花序,径2.5-5cm;总苞径1.5-2.2cm,长达1cm。瘦果圆柱形,有浅沟,被短毛。
【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④《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⑤《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⑥《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⑦《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④《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⑤《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⑥《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⑦《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