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药大全

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
【名称】:萆薢
【英文名】:SevenlobedYamRhizome
【拼音】:Bì Xiè
【别名】:白菝葜、百枝、竹木、粉萆薢、赤节、川萆薢、土薯蓣、山田薯、蔴甲头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味苦,微寒。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
【归经】:入肝、胃、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膀胱经。
②《纲目》:入足阳明、厥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肾、膀胱三经。
【入药部分】: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生于海拔200-1300m的山腰陡坡、山谷缓坡或水沟边阴处的混交林边缘或疏林下。主产于浙江。广东、广西亦产。 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粉背薯蓣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姜块状,断面姜黄色,表面生有许多须根。茎左旋,无毛,有时密被黄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心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波状或近全缘,下面灰白色,沿叶脉及叶缘被黄白色硬毛,有些植株叶片边缘呈半透明干膜质,干后黑色。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雄花无梗,在花序基部由2-3剁簇生,至顶部常单生;苞片卵状披针形,小苞片卵形;花被碟形,先端6裂,裂片黄色,干后黑色;雄蕊3枚,着生于花被管上,花丝较短,花开放后药隔变宽,约为花药的一半,呈短叉状,退化雄蕊有时花丝状,与3个发育雄蕊互生。雌花序穗状;花全部单生,子房下位,柱头3裂,退化雄蕊呈丝状体。蒴果有3翅,两端平截,先端与基部通常等宽,成熟后反曲下垂;种子2颗,着生于中轴中部,成熟时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5-8月,果期6-10月。
【功效】: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①《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②《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
③《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④《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⑤王好古:补肝虚。
⑥《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⑦《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