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药大全

泽泻的功效与作用

泽泻
【名称】:泽泻
【英文名】: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 Rhizome of Orienta
【拼音】:Zé Xiè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味甘;淡;性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⑨《药性论》:味苦。
④《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⑤《本草蒙筌》:甘酸,气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②《本草衍义补L遗》:入足太阳、少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
④《本草经巯》:入肾、脾。
【入药部分】: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产地和分布】:泽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最好是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形态特征】: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cm, 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达50cm,基部扩延成中鞘状,宽5-20mm ;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cm ,宽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叶脉5-7条。花茎由叶丛中抽出,长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轮分枝,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轮生的分枝常 再分枝,组成圆锥状复伞形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小苞片披针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广卵形,绿色或稍带紫色,长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质,较萼片小,白色,脱落;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长1.5-2mm,宽约1mm,背部有两 浅沟,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
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