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

长颈鹿之谜

  动物未解之谜?长颈鹿之谜长颈鹿的颈部虽长,但和大多数兽类一样,只有 7节颈椎。其步距长,跑动时每小时可达48千米,视力、嗅觉和听觉都很敏锐。天敌除人类外,就是狮子。自卫时,用粗大的后蹄猛踢,置敌于死地。动物园里的长颈鹿,是人们喜爱观赏的一种动物。dwzm/
长颈鹿之谜
  很多人大概都想问这样的问题: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那么长?在动物界里,长颈鹿的个头要算其中的佼佼者,雌鹿身高 一般在4.3米,雄鹿一般身高4.6米-5.5米,最高的可达6米。这当然要得益于它那长长的脖子了,其脖子几乎占了整个身高的一半以上。其实它那长脖子的构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7块颈椎骨,与老鼠、鼹鼠这样的小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哺乳动物大部分都是7块颈椎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那脖子变长的呢?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中有长脖子和短脖子两种,都以草为食,也吃树上的叶子。后来由于气候干燥,地面上的青草都枯死了,低矮的灌木也都旱死了,这样一来,它们也就只能以树叶为食了。脖子长的,因为取食容易而幸存下来;而那些脖子短的,因为吃不到高处的树叶便灭绝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用“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理论来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问题。他认为,长颈鹿的祖先生活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成为干旱地带,可供生存的牧草变得极为稀少了。开始,长颈鹿的脖子都比较短,为了生存,必须取高高树上的叶子来充饥。为达到这个目的,它们就努力伸长脖子。因为经常使用的器官越用越发达,而“获得性状遗传”又是可以遗传的,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延续变化下去,千载万代之后,它们的脖子就逐渐变长了,最后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对以上观点,有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德国的魏斯曼等人认为,生物遗传的实质是不变的,特别是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个体变异、获得性状都不遗传。还有的学者认为,达尔文所提出的通过生存竞争进行自然选择,只在发生了突然变异的个体间起作用,对因环境差异而引起的细微个体变异则毫无作用。对此,日本学者木村又提出了“中性突变”理论。他认为,长颈鹿的脖子是在分子水平上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在长颈鹿群体内的随机交配中,遗传基因发生随机自由组合,使那些表现为“长颈性”变异的基因突变变得固定并逐步积累,而那些不表现“长颈性”变异的基因突变逐步消失。我国学者安名勋又提出了“有利突变”理论。他认为,“有利突变”是通过自然选择,从而促进了物种的变化。看来,到底怎样来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问题,一时间还无法做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