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里,经常发生鱼儿变性的现象。它们变性之后,仍能照常繁殖后代。水产学家研究表明,黄鳝从受精卵孵化成幼鳝,一般都是雌性体,并能产卵,可是产了一次卵之后,它们的生殖系统突然发生变化,卵巢变成精卵,并能产生精子。
这时候,变成雄性的黄鳝即为雌鳝所产生的卵子受精。动物学上称之为“雄性早熟”,但这一现象并不常见。来揭秘吧总结了影响鱼类变性的几大原因:
一、有些鱼类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的
西班牙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在某杂志上报告说,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某些鱼类的雄性比例。研究人员确认,有些鱼类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而不是遗传因素。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1.5~4°c,就可能较为明显地改变部分鱼类的性别比例。
研究人员还预测,气候变暖将导致有些鱼类的雄性比例增加到73%~98%,而理想比例为50%。负责这项研究的弗兰塞斯克•皮费雷尔表示,科学界迄今认为,很多鱼类和爬行动物的性别是由周围环境的温度决定的,而不是遗传信息,这一现象被称为“温度决定性别”机制。
研究人员预测,温度哪怕是发生1-2°C的微小变化,也可能会将一些鱼类的雄雌比例从1:1改变成3:1。最严重的情况下,某些鱼类可能只剩下2%的雌性。
二、缺氧会造成鱼类变性
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全球海洋中因缺氧而出现的死亡区不仅会导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而且还能导致一些鱼类从雌性转变为雄性。此前,人类巳发现一些爬行类的鱼类如鳄鱼会因为水的酸性、温度以及化学成分而转变性别,但人们从未发现因缺氧而转变性别。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显示,海洋中的斑马鱼在缺氧环境下生存120天后雄鱼在鱼群中的比例会达到75%,而在普通含氧环境下雄鱼比例只有60%。缺氧会造成斑马鱼基因改变其基因的显现性,进而改变其体内决定性别的激素产量,最终造成斑马鱼体内睾丸激素转变为雌性激素的芳香化酶水平下降,致使鱼体内睾丸激素水平高涨。
三、河水污染导致鱼类变性
伦敦也曾报道了一个真实故事。在苏格兰低地,由于河流遭受污染,已有半数的雄性鱼变成了雌性。
英国一个官方环境调查报告显示问题还不止发生在苏格兰,所有流经英国的河流中,都发现了雄性鱼雌化的现象。在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雄性鱼已经全部雌化。
参加这项调查的科学家认为,导致雄性鱼变性的“杀手”是一种避孕药。服用这种避孕药的人的尿液中含有浓度很高的雌激素。尿液随污水排进河流,从而使鱼类发生了如此怪诞的变化。
这项调査是由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进行的,官方的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也参加了调查。科学家们花了5年时间,对全国10条河流中的淡水鱼进行测试后,发现了这种正在雌性化的“阴阳鱼”。研究人员和环保人士担心,饮用这种被污染的河水,会损害人类的健康,甚至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
鱼类研究专家近日表示,雄性的鱼类普遍都比它们的雌性伙伴重1/3左右,而且生长速度也更快。因此,为了给人们的餐桌上增加更多的鱼肉,来自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和德国的科研人员决定研究鱼类性别转换工程,以便让更多的雌性淡水鱼变成雄性。
研究人员首先从一种在约旦河西岸生长的植物中提取特殊物质,然后将其注射到新出生的非洲鲫鱼体内。这种物质过去常被当地人用作食品调料。这样,小鱼的身体结构将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开始自然“变性”。
专家称,如果本次研究取得成功,今后巴勒斯坦人将可享受到更多的水产美味。此前,希伯伦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使用人工合成化学药剂刺激鱼类转变性别,但这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