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针灸治疗耳鸣医案

针灸治疗耳鸣医案

【病例】某男,21岁。
【初诊】1964年10月6日初诊
    三年前因跌仆伤及头部,当时曾昏迷二、三分钟。二年前踢球时又撞伤头部,迄今终日头昏作胀,记忆力减退。半年前理发时头部受冷风吹袭,自后经常耳内风鸣,兼有眩晕,听力未减,曾经西医五官科检查,据称“阴性”。舌质淡红,脉弦,太冲、太溪脉大小相仿。症由髓海不足,宗脉空虚,为风邪所袭,正邪相击,以故鸣响不已。治拟疏通经气,以宁听神。
【处方】听宫-,双  听会-,双  翳风-,双  中渚双  侠溪-,双
【手法】捻转手法  留针五分钟
【二诊】治疗后自感轻快,惟劳累后仍感眩鸣。脉来弦滑,舌苔薄润。病系肝肾两亏,风邪袭于少阳宗脉之分所致,本在少阴厥阴,标在阳明少阳,治拟标本同调。奈久病正虚,疗治非易,除治疗外,宜多调养。
【处方】肝俞+,双  肾俞+,双听宫-,双听会-,双中渚-,双侠溪-,双
【手法】捻转、提插  不留针
【三诊】又针治三次,针后能保持二、三天效果,过后耳鸣又增,头晕亦加,甚时视物模糊,针已见效,但未巩固,再从前治。
【处方】肝俞+,双  肾俞+,双听宫-,双听会-,双中渚-,双侠溪-,双
【手法】捻转、提插  不留针
【四诊】针刺十四次以来,精神渐振,耳鸣时轻时重,鸣声转细。脉濡细,舌苔薄滑,质淡嫩。少阳气火渐降、风邪渐清,唯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济于耳,再从培补肝肾入手。
【处方】肝俞+,双肾俞+,双翳风±,双听会-,双太溪+,双曲泉+,双合谷+,双   
【手法】捻转、提插  不留针
【五诊】迭投培补肝肾,疏泄少阳引阳明精气上济之法,睡眠渐酣,耳鸣减轻。脉转缓,舌苔薄滑,再拟前方续治,手法同前。
【六诊】疗效渐趋稳定,睡眠良好,脉舌无变化,再宗前法。
    处方、手法同上。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