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妙句出 意蕴生 从《红楼梦》联句说起

 

\

贾宝玉登沁芳桥亭,举头题对。戴敦邦绘

    连珠成句,缀玉为联,对联可谓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绵密巧思与和谐审美的文学样式。有感于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93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欣然撰文,引领我们走入充满智趣闪光的《红楼梦》联句天地。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所谓“独门”,是说全世界就只我们特有,我们专擅。比如西方,就不曾听说有对联这种名目的产生和存在。道理安在?这就是一个高深的文史哲综合性的大课题,而绝不是一桩细琐的“闲文”,或偶然的“异象”。我的理解是,对称和谐之美,大约是我们这个宇宙诸般至美中的一大关目,而中华民族最能感受它,表现它,赞颂它,运用它。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天然具有内在对称质素,并且从远古以来就朝着对称美这个特色的方向不断发展。

    对联该当是贴在门框、悬之抱柱的。这自然不错。但不要忘记,我们日常口语中也离不开“对对子”。你若不信,就想一想:“神清气爽”、“兴高采烈”、“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些罗列不尽的常言俗语,都是什么?那本身就是十分工整的对联。旧时学童,除了读书作文之外,最要紧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对子”,他们要念会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野对长空”这样的无数种优美悦耳的“对子歌”。从这里,你可以体会,我们的语文,“天生”的就是那么安排好了的“对联”,不但词义为对,音调也为对——平仄是要严格对仗的:“天”是平声,“地”恰为仄;“雨”是仄声,“风”恰为平……依此类推。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奇迹?

    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它又有雅俗共赏的优点,农村父老之喜爱对联,绝不下于高人雅士。

    我们过年过节的春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丽的“全民性文艺活动”。

    《红楼梦》是我们人人喜读之书。综观《红楼梦》里的对联,大体分类可列四项:

    一、全书的八十回回目,虽然雅俗不同,但从文字体例来讲都是对联。

    二、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见对联,有长有短,字数不同。

    三、大观园建成,贾政带领众人入园验收,正值宝玉也在园内,就让他跟随为各处的轩馆景观试题对联和匾额。

    四、贾府过年祭宗祠时,由宝琴眼中又看到字数很多的长联。

    这几类对联集中之处,其联文风格、体裁都不相同,各有其具体的特点与涵义。例如,太虚幻境中最短的一联是五言十个字:“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这是什么意思呢?经脂砚斋批语点醒这是暗指女儿的心灵与情怀的境界,“幽微灵秀”写尽了女儿的内心;而“奈何天”者是来自《牡丹亭》的曲词:“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同时,上句是地产灵秀,下句是天定命运,二者之间关系奇特,而女儿诞生于这种关系之间,正好归于天、地、人三才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大范围。所以,读《红楼梦》要从细微处来理解其广大而深刻的意义,这一点我在此例处交待一下,后文不再重复。

    大观园的联对又是一种特殊风格体裁、作用意义,这就需要听一听贾政的发言:“这匾联对联倒是一件难事……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一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纵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其用语无多,而讲明了中华艺术离不开文字题咏这一特殊配备,进而综合、联络,以至相得益彰。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宝玉试才题对,第一副联是登上沁芳桥亭,“四顾一望,机上心来”,出口而成章,神完而气足:“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两句十四字。这一联,铸语甚妙。是柳借给了溪水以绿色?还是水借给了柳以翠姿?其表面全切水景,实际又分隐“红”“绿”二义,与“怡红快绿”暗暗相关(这又是为了遥遥映射黛玉和湘云二人的结局而设的)。但若绾合上句而观照,则应同以“水”为真“主”位,花之所以香,所以芬芳两岸,同为“一脉”之水,所以灌溉而发散芳馥——因此上句也应解为:绕堤之柳所以能翠,还是碧溪滋养膏润之功。所以花与柳,红共绿,皆“沁芳”一溪之双重“表现”也。对联的作用,由此亦可窥一斑。

    我曾说过,一幅名画佳作,不管多么美好,但若无水平相当的题咏,就好像一位美人而没有眼睛,那神情意态又从何处流露出来呢。(周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