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liú)姓出自姬姓,系尧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尧母庆都居于伊祁山下,故从母居地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祁姓后代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得姓始祖:刘累。出生时有纹在手曰:“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负责驯养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非常高兴,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派人去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省鲁山)。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刘字作了姓氏。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源承姬姓;
望出彭城。
——全联典指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藜照堂敦本堂中山堂蒲编堂堂堂挺秀;
彭城郡弘农郡东海郡高密郡各郡争芳。
——全联典指刘姓名郡和名堂。
一姓五都督;
三科两状元。
——全联典指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个朝代先后出过五名都督和一对兄弟状元。
太史令术通象纬;
剡溪人喜入天台。
——上联典指明初大臣刘伯温,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尤精象数谶纬之术。著有《诚意伯文集》等。下联典指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永平年间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胡琴雅韵诉心志;
兰蕙香馨染铡刀。
——题刘胡兰烈士。
施武略宏谋称帅伯;
承文韬忠勇是军神。
——题刘伯承元帅。
少志萦怀,两篇宏论警天下;
奇冤惊世,六字大谎丧国师。
——题刘少奇主席。六字即叛徒、内奸、工贼。
闽西上将才,夺泸定,继东征,克辽沈,威扬东亚;
军旅好司令,点旌麾,振科技,保家邦,名润红楼。
——题刘亚楼将军
附:
禄阁流光;
彭城世德。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堂联。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此联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三章早沛秦川雨;
五夜长明书室灯。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上联典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下联典指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
先代蒲鞭昭德泽;
后人藜阁继书香。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华阴人刘宽。下联典指西汉刘向。
守本忿耕读第一;
尽人伦孝友俱先。
——此联为刘氏宗祠“沛丰堂”通用堂联。
功垂淮海冠裳肃;
泽派罏山俎豆馨。
——此联为福建省闽候县南屿镇罏峰刘氏宗祠联。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此联为明代天启初礼部主事刘宗周自题联。
世号五忠光世第;
家传七业振家声。
——此联为福建省地区刘氏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福建省刘氏分支在宋代有刘颌、刘纯、刘铪、刘子羽、刘珙5人被谥为“忠”公的历史,下联典指刘氏在晋朝时,著名学者刘殷的7个儿子分别攻读“五经”和《史记》、《汉书》,后来都功成名就的典故。
六代大夫一二品;
九重恩遇百千秋。
——清·刘凤诰题江西省萍乡县芦溪镇刘氏宗祠联。
五百年衣冠旧第;
十七世弓马名家。
——佚名撰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宗祠联。
兄弟状元天下少;
公孙宰相世间稀。
——佚名撰江苏省姜堰市桥头镇雁子墩孙家庄刘状元府联。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世裔公侯伯子男。
——南宋朱熹撰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
门闾高大容车马;
山水盘旋啸凤凰。
——刘允手书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
一等人忠臣孝子;
二件事耕田读书。
——佚名撰台湾省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水刘氏宗祠联。
万卷珠玑朝汉室;
一天星斗照彭城。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刘氏宗祠联。
说礼敦诗,丕承先志;
贻谋燕翼,垂裕后昆。
——佚名撰福建省漳浦县霞美镇刘坂村刘氏宗祠“思敬堂”堂联。
好善乐施应贲旌重典;
急公奉上允称帼遗微。
——此联为刘氏宗祠“沛丰堂”通用堂联。
纵观古代,执政将近七百载;
累计先君,为王已逾六十人。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全联典指刘氏在中国历史上,称帝者先后有66人,执政共历6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