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的缘起和演变

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对联
亦不例外。
可以比较明确他说,对联滥觞于先秦时即已较多出现于诗文中的对偶
句,但直到魂晋以后才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
我们知道,“对偶”是把结构相同或近似、字数相等、语气和内容相一
致或相关联的两组句子或词组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整齐对称、和
谐美观的语言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用对偶法联缀而成的句子就叫“对偶
句”。对偶句在
上古典籍中即已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多,美感
特征不断增强的变化趋势。以下例句均撷自先秦、秦汉诗文之中:
①困于石,据于蒺藜;入其室,不见其妻。
(《易经》)
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④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楚辞・离骚》)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谏逐客书》)
⑨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
(《七发》)
⑩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这些对偶句具有“率然对尔”(刘勰语)的特点。它们大体上都具备整
齐美观、节奏分明的特点,但结构上可以少有错综,字数可以不完全对等,
对应字的词性可以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四声”规律还未被发现,当然也就
淡不上在对偶句中讲求“平仄相反”的音律效果了。值得注意的是,先秦秦
汉时朗的诗文不仅越来越多地使用对偶修辞手法,而且越来越注重把其他修
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饰、摹状、重叠、对比、顶针等与对偶有机结合使
用,从而使对偶句的类型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也更富有艺术魅力。但总的说
来,这个时期的人们还缺乏充分发掘对偶句艺术潜力的意识,正如刘勰所云,
即使“诗人偶章,大夫联辞”,也都是“奇遇适变,不劳轻营”之作,因而
对偶句的独立为时尚早。
魏晋以降,文坛上大兴“骈偶”之风——即追求行文的通篇对仗。
“骈”
谓两马并驾,“偶”指二人并立,“骈偶”就是两两相对。两晋作家的多数
散文都是用骈偶句式联缀而成的,试举陆机《文赋》中的一段: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又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
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骈偶句的使用“密度”如此之多,这在以前的散文中是不多见的。诗歌
句式的对偶化程度在魏晋时期也空前地提高了。像谢灵运的名作
《登池上楼》
就全由对偶句组成。
骈偶文风的日炽直接导致了一种新兴文体——“骈文”的诞生。骈文又
称“四六文”,其句子的绝大多数均为四言和六言(字)。与先秦、秦汉时
期的散文相比,骈文对对偶的讲求已经到了很“苛刻”的地步:不仅要求对
偶句的字数完全相等,而且要求它们实现词性、句法结构上的完全一致,即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词组对词组,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主谓结
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这已经与我们今天所遵守的对联写
作要求十分接近了。到了唐代,这种”苛刻”性又近一层:不仅要求词性、
句法结构上相互对仗,还要求对应位置上的字在音调上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骈文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对代,被视为文章的“正宗”。骈
文除了追求对偶之外,还注重“用典”和“藻饰”,因而显得格调典雅,文
辞富美,使人读来有阅目赏心之感。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雅士大多曾在骈文创
作上下过功夫,留下了不少脸炙人口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