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何谓对联

看到上面这个标题,一些读者也许会以为编书的人在小题大作:
“对联”
不就是“对子”么?谁不晓得?不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汉族人几乎没
有未曾接触过对联的。就生活实用性、群众普及性而言,迄今也还没有哪种
文学样式能与对联相提并论。但世上的事情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像谁都晓得“花”乃植物最艳丽迷人的部分却未必人人清楚“花”其实是
“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一样,说对联是“对子”只是一种印象性的通
俗称谓,而不是一种科学性的严格界定。事实上,真正明白“对联是什么”
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谓予不信,请看一例:
几年前编者在《古代汉语》课堂上讲解“诗律”一章中的“对仗”一节
时曾告诉学生,欲掌握对仗技巧,可先从大家熟知的对联中获得感性认识。
笔者向三个学生提问:“什么是对联?”下面是他们的回答:
学生甲:就是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学生乙:就是过年时贴在门上的春联。
学生丙:就是常说的对偶句。
三种答案都道出了对联的局部特征,但作为对一种文体的定义,却无一
正确。上、下联“字数相等”并构成“对偶”关系确是对联这种文体最基本
的形式要求,但它们并非对联的“充分质”。春联是对联,却不能说对联就
是春联。至于说对联只有两句话就更不对了——由两句话组成的对联比较常
见,但由两个以上句子组成的对联亦不少有,如著名的云南昆明大观棱长联
便由上、下联各 18 句组成,又怎能用“字数相等的两句话”来以偏概全呢?
回答问题的都是大学文科学生,他们对对联的理解竟是如此的粗浅和片面,
则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们对“对联是什么”的“晓得”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了。
当然,就掌握对联知识而言,对一般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清楚概念,而
是感性地明白“什么是对联”和“如何做对联”。下面举六个例子,请读者
判断哪些是对联,哪些不是对联。
①面向山区基层教育
培养四化建设人材
(某师范学校“教师节”门联)
②周八士闻香下马
汉三杰知味停车
(餐馆常用门联)
③两家企业,同类产品,一墙之隔
两个领导,两种作风,一盛一衰
(《经济日报》1995 年 9 月 1 日新闻标题)
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某氏题北京潭柘寺弥勒佛联)
⑤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
迅速开展全乡扫盲运动
(某乡“扫盲动员大会”会场“联”)
⑥由他闹市千斛利
守我寒窗一橱书
(商芝自题书房联)
结论:六例可分四种情况:
完全不是对联:例③。
基本不是对联:例⑤。
勉强算作对联:例①
完全意义上的对联:例②、例④、例⑥
①、③、⑤三例之所以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对联,是因为它们或根本
不具备、或只是部分地具备对联的特征。
那么,对联的特征究竟有哪些呢?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以下六点:
(1)由上联(出句)与下联(对句)两部分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完
全相等。一般他讲,人们是不会在这一点上“犯糊涂”的。像上面所举的①、
③、⑤例作为真正的对联都不够“资格”,但单拿“字数相等”这一标准衡
量却都合乎要求。
(2)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必须做到词性相同或相近,亦即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
对副词……例如:
看他红花迎日暖
守我苍松耐岁寒
(某老翁自题联)
“看”与“守”为动词相对,
“他”与“我”为代词相对,
“红”与“苍”
为形容词相对。余皆同。
(3)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和停顿节奏必须一致。例如:
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春联)
从句法上看,上、下联均为“主+谓+宾”结构,从节奏上看,上、下
联都是“2+2+l+2”,即
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4)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字的声调尽可能平仄相反(不必死守)。
例如:
门前学种先生树(注:“学”为古入声字)
岭上长留处士坟(九江陶潜祠联)
上联的声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声调是“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