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羈靡”。亦作“羇縻”。系联。
《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颜师古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
笼络;怀柔。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徐坚传》:“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清龚自珍《对策》:“臣考三代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
束缚;控制。
三国蜀诸葛亮《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唐高适《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拘禁。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清李渔《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洞庭东海之间。”
指羁縻州。
唐皮日休《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宋欧阳修《<五代职方考>序》:“唐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参见“羈縻州”。
【笼络】释义:
围绕;缠络。语出汉班固《西都赋》:“罘网连紘,笼山络野。”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且小峯之上,每有巨树箕踞,其根笼络,与石为一,干盘曲下覆。”
拉拢;控制。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明史·李三才传》:“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红楼梦》第二一回:“谁知这四儿是个乖巧不过的丫头,见宝玉用他,他就变尽方法儿笼络宝玉。”茅盾《子夜》十五:“尽管他的手段不错,而且对于李麻子极尽笼络的能事,然而当此时机迫切的时候,他的笼络毕竟敌不过李麻子和钱葆生的关系。”
包罗;统括。
《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好著书,志欲笼络宇宙而无所遗,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纪年》四十二卷。”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序》:“其注简当而无浮义,何曾笼落元旨。”
【抑制】释义:
约束;压制。
《汉书·霍光传》:“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宋叶适《祭陈同甫文》:“气足盖物,力足首事;天所畀也,孰可抑制?”巴金《家》三五:“觉民看见这个情形,抑制不住感情的爆发,他要向祖父的身上扑过去。”
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睡眠就是大脑皮层全部处于抑制的现象。
【拘谨】释义:
拘束谨慎。
《朱子语类》卷一一四:“守约兄弟皆太拘谨,更少放宽。”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当正道显晦,异学争鸣之日,徒得一二拘谨之人,不足以追纵往哲,而振拔流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况且我看阁下是个有作有为的人才……岂可以过於拘谨,叫人家笑话。”老舍《四世同堂》二二:“瑞宣向来是得拘谨就拘谨的人,现在就更不便破坏了屋里沉寂的空气。”
【收敛】释义:
亦作“收歛”。收获农作物。
《庄子·让王》:“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宋陆游《晚晴》诗:“农家筑塲罢,竭作事收敛。”明张宁《方洲杂言》:“盖自来生长草野世无服役,不过垦植收敛。”
征收租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命百官,始收敛。”《北史·崔浩传》:“列置守宰,收敛租穀。”《东周列国志》第二回:“襃珦之子洪德,偶因收敛,来到乡间。”
聚敛;收集。
《墨子·尚贤中》:“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晋书·儒林传·徐邈》:“﹝帝﹞好为手詔诗章以赐侍臣……邈每应时收敛,还省刊削。”《宋书·王镇恶传》:“镇恶极意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
归总。
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朱公尤渊洽精诣,盖其以至高之才,至博之学,而一切收敛,归诸义理。”
检点行为,约束身心。
清李渔《比目鱼·狐威》:“用豪奴,使狠僕,非是我不知收歛。”浩然《艳阳天》第八六章:“反击马之悦,就能使落后的富裕中农收敛。”
停止;消失。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可四时合奇士,观风云霜露雨雪所为发生收敛,赋歌诗。”清孙枝蔚《张良进履》诗:“莫言豪气全收歛,无限恩仇气未平。”巴金《家》四:“她想到这里,便又收敛了笑容。”郁达夫《迟桂花》:“白天的热度,日落之后,忽然收敛了。”
医学用语。谓通过药物作用,使肌体皱缩、腺液分泌减少。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龙涎入香,能收敛。”《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枯筋箭》“枯筋箭由肝失荣、筋气外发赤豆形”注:“以月白珍珠散掺之,其疤收敛。”
收殓。
《东观汉记·桓典传》:“相王吉以罪被诛,故人亲戚莫敢至者,典独弃官收敛归葬。”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杨髠发陵》:“事竟,罗铣买棺製衣收敛,大慟垂絶。”鲁迅《呐喊·明天》:“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
见“收敛”。
【放纵】释义:
放任而不受约束。
《书·太甲中》“欲败度,纵败礼”孔传:“言已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隋书·循吏传·敬肃》:“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皮日休》:“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何其芳《梦中道路》:“我过了一年半的放纵的学校生活。”
指纵容。
老舍《新爱弥儿》:“小孩子是娇惯不得的,有点小毛病就马上将就他,放纵他,他会吃惯了甜头而动不动的就装病玩。”
指书法、文章、才情等恣肆奔放。
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縈毫髮。”宋曾巩《赠黎安二生序》:“读其文,诚閎壮雋伟,善反復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谓任意滋蔓。
《诗·郑风·山有扶苏》“湿有游龙”汉郑玄笺:“红草放纵枝叶於隰中。”
【斥逐】释义:
驱逐。
《史记·秦始皇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唐韩愈《送穷文》:“虽遭斥逐,不忍子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絶直諫。”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
【约束】释义:
缠缚;束缚。
《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王逸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宋欧阳修《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絛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袞。”
限制;管束。
《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唐罗隐《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鱷如驱羊。”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衝,约束河伯难为灾。”
规章;法令。
《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史记·曾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宋苏轼《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輒从一切之便宜。”《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