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砥砺
【全拼】 dǐlì
【释义】
  • 亦作“砥厉”。磨石。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礪。”郭璞注:“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礪。”三国魏曹丕《以郑称为武德傅令》:“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唐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雍之块璞,皆可以备砥礪。”郁达夫《为浪漫兄题刘大师画吉了君濂画石》诗:“顽石从来坚砥礪,汉禽自古薄夷酋。”

  • 在磨石上磨。

    《荀子·性恶》:“闔閭之干将、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匣出佩刀,日砥礪,不能断髮。”郭沫若《前茅·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天魔射死。”

  • 磨练;锻炼。

    《墨子·节葬下》:“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并兼为政於天下。”《后汉书·窦融传》:“融乃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故位在鷙击,砥礪其气。”宋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学砥礪,以显扬不坠为心。”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工具必见诸实用,砥礪改进,以期日新又新。”

  • 激励;勉励。

    《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礪百姓。”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傅母﹞砥厉女之心以高节。”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学礼义之邦,推宣城为最,其士大夫多崇礼让,敦实行,以清风高节砥礪末俗。”曹禺等《胆剑篇》第五幕:“人们把这块地方称为‘苦成崖’。它成了越国父老经常教诲砥砺子弟的地方。”

  • 【例句】 1、砥砺德行
    2、 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砥砺
    3、 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
    4、 切磋砥砺
    【近义词】 1. 砥砺 - 琢磨

    【琢磨】释义:

  • 雕刻和磨治玉、石。

    《荀子·大略》:“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史记·礼书》:“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明陶宗仪《辍耕录·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万年桥》:“明严嵩见其石色莹洁,琢磨工整而爱之。”

  • 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理,修饰诗文等。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斧藻至德,琢磨令范。”宋王安石《送石赓归宁》诗:“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元王旭《中和书院书记》:“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至德以后,贾至等《早朝大明宫》诸作,互相琢磨,始觉尽善。”

  • 磨炼;折磨。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安公子此时经了那姑娘的这番琢磨,脸儿也闯老了,胆子也闯大了,也来帮着张老搬运。”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穷苦的生活又能琢磨出倔强的性情。”沙汀《淘金记》十六:“而他的全部神气,使人感觉到人世间一切罪恶的享受,以及痛苦,已经把他琢磨到了麻痹的地步。”

  • 思索,考虑。

    老舍《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花城》1981年第6期:“他话中的意思,我当然可以琢磨出来!”

  • 2. 砥砺 - 磨炼

    【磨炼】释义:

  • 亦作“磨炼”。亦作“磨练”。犹锻炼。

    《朱子语类》卷十七:“只恁地强信不得,须是学到那田地,经歷磨鍊多后,方信得过。”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鍊。”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昔贾长沙以经济之才,备宣室之问,汉文知其才,而欲磨鍊其才,故未大用。”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在外边也混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点了,谁跟我瞪眼,我会伸手打!”巴金《无题·先死者》:“中国的土地在受难,在受磨炼,在受熬煎。”

  • 3. 砥砺 - 磨砺

    【磨砺】释义:

  • 在磨刀石上磨擦。

    《书·费誓》“礪乃锋刃”孔传:“磨礪锋刃。”汉王充《论衡·率性》:“消鍊五石,铸以为器,磨礪生光。”唐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恶厌牵挽。”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添薪加火,磨砺刀山,使地狱全体改观,一洗先前颓废的气象。”

  • 亦作“磨厉”、“磨励”。磨练。

    汉王充《论衡·率性》:“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礪,闔导牖进。”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业。”宋叶适《蕲州到任谢表》:“磨厉钝顽,收其敏达之効。”明归有光《浙省策问对》:“舒燐刻苦磨励,改过迁善。”清曾国藩《台州墓表》:“穷年磨厉,期于有成。”

  • 比喻作好准备,以便反击或及时一试。

    宋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臣闻差役之法,天下以为未便,独臺諫官数人者主其议,以为不可改,磨礪四顾,以待言者,故人畏之而不敢发耳。”清曹寅《送亮生江阴补试》诗之二:“不信日华迷五色,老拳磨礪自当场。”

  • 4. 砥砺 - 雕琢

    【雕琢】释义:

  • 雕刻金玉等。

    唐罗隐《投所思》诗:“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清唐甄《潜书·法王》:“如以石为玉,雕琢之工,虽巧虽勤,终为恶器。”

  • 指雕琢而成之物。

    《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 比喻修饰文辞;刻意使文辞美妙。

    唐崔涂《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诗:“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如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清曾国藩《书<归震川文集>后》:“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秦牧《艺海拾贝·核心》:“而那些辞采华丽,‘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极尽雕琢之能事。”

  • 犹矫饰,做作。

    《韩非子·主道》:“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淮南子·精神训》:“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宋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为吏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敦朴为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 犹砥砺。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先哲居高而不敢忘危,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宋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以故士皆雕琢节行,缘以文彩,蔼蔼而进,至使敌国异方,闻风畏之。”

  • 比喻罗织罪名。

    《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委任责成,优劣已分,不宜听纳小吏,雕琢大臣也。”李贤注:“雕琢,犹鐫削以成其罪也。”

  • 彫琢:1.雕刻琢磨。《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於此,虽万鎰必使玉人彫琢之。”宋曾巩《简翁都官》诗:“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彫琢是璠璵。”

  • 引申指刻意修饰文辞。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彫琢,曼辞以自饰,无益,於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琢,一本作“瑑”。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彫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楚《骚》。”

  • 【相关词】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 刻砥 坦荡如砥 川砥 深自砥砺 玄砥 砥世 砥京 砥兵 砥兵砺伍 砥刃 砥励 砥厄 砥厉 砥厉名号 砥厉廉隅 砥原 砥名 砥名励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