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戾气
【全拼】 lì qì
【释义】
  • 邪恶之气。

    宋王巩《甲申杂记》:“一日,邑吏云甘露降。视松竹间光洁如珠。因取一枝视刘贡父,贡父曰:‘速弃之,此阴阳之戾气所成,其名爵餳,饮之令人致疾。’”明张居正《论决重囚疏》:“寃愤不泄,戾气不消。”《解放日报》1941.7.7:“化戾气为祥和,易相克为相助。”

  • 【例句】 1、对萨达姆执行死刑本来有望排解一下伊拉克人的,但这些执行者们制造的画面相当之残忍,反而有可能加剧(而非缓解)伊拉克已经病入膏肓的宗教分裂。
    2、 他们用那街头毁了我们的演出
    【反义词】 1.戾气 - 乖气

    【乖气】释义:

  • 邪恶之气;不祥之气。

    《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晋书·五行志上》:“君违其道,小人在位,众庶失常,则乖气应,咎徵效,国以亡。”清杜甫《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紫微仙阁画太一天尊图文》:“自黄帝已下,干戈峥嶸,流血不乾,骨蔽平原,乖气横放,湻风不返。”宋苏轼《贺时宰启》:“欢声格於九天,乖气消於万汇。”


  • 2.戾气 - 凶暴

    【凶暴】释义:

  • 凶狠残暴。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伯况被发,则得就业,乡佐虽云凶暴,何缘侵己?今见辱者,必有以招之。”《新唐书·顾彦朗传》:“杨守亮忌壁州刺史王建凶暴,欲逐之。”宋洪迈《夷坚丁志·要二逆报》:“姑苏村民要二,以渔为业,凶暴不孝。”《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

  • 凶狠残暴。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皓兇暴骄矜,政事日弊。”《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时有天恩道人,至兇暴,横行閭肆,后入长弼党,专以斗为事。”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沉夏,海盐人,性兇暴。”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清政府派兵攻击,直隶提督聂士成军尤其凶暴。”


  • 3.戾气 - 和气

    【和气】释义:

  • 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唐刘商《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宋王安石《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 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

    汉王充《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朱子语类》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説: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明杨慎《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

  • 温和的气度。

    《礼记·祭义》:“有和气者必有愉色。”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上:“伯淳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间。”

  • 指态度温和。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君荐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刘官人。”老舍《骆驼祥子》一:“﹝祥子﹞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

  • 和睦融洽。

    宋陈师道《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词:“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开宗义富贵孝义传》:“衣服不曾分你我,家中和气不曾分。”赵树理《登记》:“小晚这一家……日子也过得,家里也和气。”

  • 指和睦的感情。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老舍《茶馆》第一幕:“都是自己弟兄,别伤了和气呀!”

  • 犹元气;中气。中医谓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原动力。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宋沉作喆《寓简》卷八:“清晨荣卫流行,法当省节语言,葆惜和气。”明陆深《停骖录摘抄》:“﹝神宗问﹞:‘闻卿摄生亦有道乎?’潞公对:‘无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

  • 指调和血气。

    宋叶适《橘枝词记永嘉风土》之二:“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盃自害身。”


  • 4.戾气 - 生气

    【生气】释义:

  • 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韩诗外传》卷一:“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气感动,触情纵欲,反施乱化,是以年寿亟夭而性不长也。”《新唐书·王綝传》:“方春木王,而举金以害盛德,逆生气。”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葬地大约以生气为主,故谓之龙经。”

  • 活力;生命力。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精神》:“生气远出,不著死灰。”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

  • 气概昂扬。

    《国语·晋语四》:“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清刘道开《岳庙》诗:“才过张韩天若忌,心同龙比主难孚。金戈铁马公生气,緑水青山宋旧都。”

  • 活人的气息、精气。

    《后汉书·陈龟传》:“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唐曹邺《过白起墓》诗:“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七国春秋平话》卷下:“傲等正拜告间,驀闻哮吼一声,向傍洞里,两隻白头大虫,闻有生气,大虫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男鬼不能摄人精,则杀人而吸其生气,均犹狐之採补耳。”

  • 用以指生灵。

    《陈书·世祖纪》:“梁室多故,祸乱相寻,兵甲纷紜,十年不解,不逞之徒虐流生气,无赖之属暴及徂魂。”

  • 犹元气。

    《难经·八难》:“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絶於内也。”郭沫若《一只手》二:“只因为受伤过重而且出血过多,他的生气一时还不能够恢复转来。”

  • 空气。

    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开矿机器亦以比国所造为良。大要有三:一为注生气之器,一为戽水之器,一为拉重举重之器。”

  •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宋范仲淹《与中舍书》:“缘三哥此病,因被二壻烦恼,遂成咽塞……今既病深,又忧家及顾儿女,转更生气,何由得安。”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如携妇别居,勿使我见,免我生气足矣。”巴金《利娜·第九封信》:“说起来也叫人生气,他一眼也不看我,他甚至把我推开一点。”

  • 指储藏量。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银》:“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塲……皆称美矿。其他难以枚举。然生气有限,每逢开採,数不足,则括派以赔偿。”


  • 5.戾气 - 粗鲁

    【粗鲁】释义:

  • 亦作“粗卤”。性格、行为等粗野鲁莽。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一折:“量尉迟恭只是一个粗鲁之夫,在美良川多有唐突,乞元帅勿罪。”《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虽好武艺,只是性格粗卤。”鲁迅《书信集·致娄如瑛》:“我不习于交际,对人常失之粗卤。”


  • 【相关词】 “戾” 三戾 不戾 丫戾 乖戾 了戾 交戾 伪戾 佛戾 作戾 佷戾 傲戾 僻戾 关戾 冤戾 凄戾 凛戾 凶戾 击戾 刚戾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