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衅,祸患。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唐刘禹锡《贺复吴少诚官爵表》:“瑕累咸涤,危疑获安。”唐元稹《出门行》诗:“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清恽敬《与宋于廷书》:“北宋以后,儒者喜刻深,而读书又不循始终,即妄为新论,专以决剔前人瑕累为快。”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