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绮丽
【全拼】 qǐlì
【释义】
  • 华美艳丽;鲜明美丽。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之一:“感心动耳,綺丽难忘。”唐济既济《枕中记》:“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綺丽。”清李渔《怜香伴·斋访》:“俗尚繁华,綺丽成风。”峻青《秋色赋·海滨仲夏夜》:“说到风景,它虽没有特别令人触目的绮丽景色,但在平凡中却显示出伟大。”

  • 形容辞藻华丽。

    汉刘桢《公宴》诗:“投翰长嘆息,綺丽不可忘。”唐李白《古风》之一:“自从建安来,綺丽不足珍。”清袁于令《西楼记·庭潜》:“须是禁他做綺丽词。”朱光潜《文艺杂谈·谈书牍》:“唐朝古文运动是对六朝绮丽的一种反动。”

  • 【例句】 1、那真是无法描绘的绮丽风光。
    2、 次晨,绮丽多姿的法国景色,以及肥壮的奶牛与辛勤的农民,显得异样的安静。
    3、 这个厂和这块招牌早在一八九○年就已在那儿了,招牌的文体绮丽,仿佛在为某种美好,有趣的东西作广告。
    4、 如果你已经是勃纳·诀克夫人了,那么就把我这封信看作是对一场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绮丽的恋爱依依不舍的赞美词。
    【近义词】 1. 绮丽 - 华丽

    【华丽】释义:

  • 美丽而有光彩。

    汉荀悦《申鉴·时事》:“不求无益之物,不蓄难得之货,节华丽之饰,退利进之路,则民俗清。”《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堂殿楼观,穷极华丽。”清李渔《奈何天·闹封》:“拣一位受过苦的夫人,等他穿戴了,好受用些华丽。”秦牧《艺海拾贝·核心》:“而那些辞采华丽,‘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极尽雕琢之能事,但是思想却贫乏可笑的六朝骈文,却为后代人们所鄙弃。”

  • 2. 绮丽 - 奇丽

    【奇丽】释义:

  • 新奇美丽。

    《汉书·礼乐志》:“众嫭并,绰奇丽,颜如荼,兆逐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木工杨淇作龙舟极奇丽。”峻青《记威海》:“人们常在这楼前观看日出于东海之上的奇丽景象。”

  • 3. 绮丽 - 富丽

    【富丽】释义:

  • 宏丽;华丽。

    唐柳宗元《李赤传》:“堂之饰,宏大富丽,椒兰之气,油然而起。”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作诗虽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譬如松篁之於桃李,布帛之於锦绣也。”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山崖上矗立着一幢巍峨而富丽的洋楼。”

  • 富饶美丽;丰富华丽。

    宋苏轼《策断二十五》:“契丹自五代南侵,乘石晋之乱,奄至京邑,覩中原之富丽,庙社宫闕之壮而悦之;知不可以留也,故归而窃习焉。”清戴名世《杨刘二王合传》:“崇禎中,陕西羣盗起,天下大乱;而滇以僻远得脱,承平且三百年,其富丽拟於中原矣。”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陇东的高原,陕北的大山,黑压压的森林和富丽的河川。”

  • 形容体态丰满美好。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汤二官,不知其籍,其体富丽,其色华艳,善谐謔,后不知所终。”

  • 4. 绮丽 - 瑰丽

    【瑰丽】释义:

  • 亦作“瓌丽”。奇特绚丽。

    《文选·张衡<西京赋>》:“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奓靡。”薛综注:“瑰,奇也。丽,美也。”《新唐书·班宏传》:“每制旨有所营建,必极瓌丽。”明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龙宫嵑瑰丽,鮫室閟幽玄。”秦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美妙的譬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

  • 形容姿容或资质美好。

    宋洪迈《夷坚丙志·锦香囊》:“寳冠珠翘,瑶环玉珥。奇衣袨服,仪状瓌丽。”元王沂《放山鸡赋》:“抱耿介之贞性,表瑰丽之妍姿。”明王世贞《<何大复先生集>序》:“何子虽稍晚出,其材质敏秀瑰丽。”

  • 形容文辞华丽。

    唐韦应物《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诗:“为文颇瑰丽,秉度自贞醇。”元赵文《溪山胜处记》:“景翔诗笔瑰丽,吾所敬服。”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叶系以诗,或纪程,纪月日琐语,语汗漫而瑰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夐,称世界大文。”

  • 5. 绮丽 - 秀丽

    【秀丽】释义:

  • 清秀美丽。

    《陈书·高祖纪上》:“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宋秦观《自警》诗:“日月迟迟异短明,三峯秀丽皆仙格。”明袁宏道《嵩游四》:“伯寿盖洛阳九老之一也,有妾名萱草、芳草,皆秀丽而善声律。”柔石《二月》十四:“他望窗外的月色,月色仍然秀丽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郭祥一看那熟悉的秀丽的字迹,脸刷地就红起来,赶忙把信塞到枕头底下。”

  • 6. 绮丽 - 绚丽

    【绚丽】释义:

  • 灿烂美丽。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诗至明远,而绚丽已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

  • 7. 绮丽 - 绚烂

    【绚烂】释义:

  • 光彩炫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巧女之刺绣,虽精妙绚烂,纔可人目,初无补於实用,后世之文似之。”明宋濂《寂照圆明大禅师璧峰金公舍利塔碑》:“禪师在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清黄景仁《春日和容甫》:“绚烂亦云极,但觉意萧森。”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他凝视着罗大方那张宽阔而又异常慈祥的大脸,忽然觉得这个人是这样的高大、这样的雄伟,在黑夜中,他的浑身好像发着绚烂的光。”

  • 谓文辞华丽富赡。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尝有书与其姪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嶸,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放翁古诗好用儷句,以炫其绚烂。”柯灵《香雪海·散文--文学的轻骑队》:“我们这时代是产生鸿篇巨著的时代,是产生诗的时代,也是产生绚烂多采、争妍斗胜的散文的时代。”

  • 【反义词】 1.绮丽 - 朴实

    【朴实】释义:

  • 淳朴诚实;质朴笃实。

    《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宋史·道学传四·李燔》:“燔交友有益,而进学可畏,且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它日任斯道者必燔也。”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因见先生外貌谦恭,内才朴实,表里相称,况又是师父的姪儿,因此成就这段姻缘。”清刘大櫆《渔溪巴君墓志铭》:“平生朴实自守,最厌浮夸之习。”

  • 朴素,不奢侈,不华丽。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朱文端相国,自奉甚约,抚浙时,飭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务崇朴实,勿事华靡。”瞿秋白《饿乡纪程》十:“房屋都是纯粹俄国式的‘木屋’,又精致又朴实。”

  • 质朴实在。

    唐柳宗元《陈给事行状》:“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纪事朴实,不苟悦於人。”《辽史·百官志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陶诗胸次浩然……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 淳朴诚实。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那人是谁?却是郡王府中一箇排军,从小伏侍郡王,见他朴实,差他送钱与刘两府。”《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夫人见説,十分欢喜,又见可常聪明朴实,一府中人都欢喜。”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我还想到苏文俊班长的朴实可亲的年轻的脸和略微突起的颧骨。”


  • 2.绮丽 - 朴素

    【朴素】释义:

  • 质朴,无文饰。

    《庄子·天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成玄英疏:“夫淳朴素质,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唐王昌龄《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清昭槤《啸亭杂录·盛京先朝旧物》:“又有先朝登山负物木架,所持拐杖,皆白木为之,制甚朴素。”

  • 俭朴,不奢侈。

    《隋书·乞伏慧传》:“﹝慧﹞又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俗大洽。”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是以不伐其善,罔耀其能,惟朴素而是守,又濬哲而曷矜。”清昭槤《啸亭杂录·旭亭家书》:“其子虽屡任封疆,而先生朴素如故也。”

  • 质朴,无文饰。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广平、鉅鹿、乐成王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周书·文帝纪下》:“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明高启《素轩记》:“则彼知轮奂绚烂者,固不知兹轩之朴素也。”杨朔《京城漫记》:“看惯颐和园、北海的人,乍到这儿,觉得湖山又朴素,又秀气,另有种自然的情调。”

  • 俭朴,不奢侈。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篤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臺,物不彫饰。”《陈书·皇后传序》:“高祖承微接乱,光膺天歷,以朴素自处,故后宫员位多闕。”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四:“公(谢泌)深慕虚无,朴素恬简。”巴金《一颗红心》:“他的生活简单朴素。”


  • 【相关词】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丹绮 云绮 交绮 低绮户 余霞成绮 余霞散绮 华绮 吴绮莉 哀绿绮思 园绮 夸绮 奢绮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工绮 张雨绮 散绮 文绮 新爱洛绮丝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