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走私
【全拼】 zǒu sī
【释义】
  • 指非法运输或携带金、银、外币、货物等进出国境的行为。

    清王韬《拟设洋药总司议》:“且走私轮船,又復迅捷异常,乘夜偷渡,不服盘詰。”艾芜《南行记·我的旅伴》:“他们有着别个友人所没有的最大的缺点,赌钱、走私、吃鸦片。”

  • 指不依法纳税而在国内私运货物的行为。

    茅盾《旅途见闻》:“不过,也还有最可怜的‘走私’者,那就是一些不识大体、不知爱国的小贩,他们凭着双肩两条腿,从私货的聚散据点,贩了可怜的小小一担,老鼠似的绕过关卡,好容易来到城市,博取蝇头之私。”

  • 【例句】 1、两国达成协议控制毒品走私
    2、 警方根据密报逮捕了毒品走私者.
    3、 现在他正在组织一次走私,想把烟草运进伦敦。
    4、 海关官员没收了走私的海洛因。
    【反义词】 1.走私 - 护税

    【护税】释义:


    2.走私 - 缉私

    【缉私】释义:

  • 侦查走私行为,缉捕走私犯人。

    清魏源《筹鹾篇》:“有阴阳即有官私,故鹺政之要,不出化私为官,而缉私不与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所以盐院的供应,以及缉私犒赏,赡养穷商子孙,一切费用,都出在里面。”洪深《走私》:“近来是为的铁路上添立了缉私的机关,由火车走不大方便。”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我们组织了带群众性的缉私工作,给缉私者以较高的奖励,严惩舞弊营私。”


  • 【相关词】 “铤而走险, 《少有人走的路》 《王小波门下走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远走高飞》 一炮走红 一直走 一走了之 一路走好 万水千山走遍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走 下坂走丸 下走 下阪走丸 不胫而走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