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自愿
【全拼】 zìyuàn
【释义】 自己愿意:自觉~|~参加|出于~。
【例句】 1、农民对这决定感到兴高采烈,跑去自愿参加这项工程。
2、 我们自愿慷慨解囊。
3、 慈善事业依靠自愿捐赠.
4、 捐献完全是随意 [出于自愿] 的。
【近义词】 1. 自愿 - 志愿

【志愿】释义:

  • 志向和愿望。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説平生,浊酒一盃,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唐杜甫《写怀》诗之二:“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清李渔《比目鱼·决计》:“知道此女出身虽贱,志愿颇高。”巴金《家》十二:“只要使弟妹们长大,好好地做人,替爹妈争口气,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

  • 期望,愿意。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郭曙与家僕数十人,於苑中猎射。闻蹕,伏謁道左。上宣劳之。志愿翊从,上许之。”

  • 2. 自愿 - 自发

    【自发】释义:

  • 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汉献帝建安中,东郡民家有怪,无故瓮器自发,訇訇作声,若有人击。”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有时自发鐘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宋梅尧臣《咏苜蓿》:“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深山中将一箇养家心来按捺,僧房中将一箇修行心来自发。”

  • 启发自己。

    宋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洪君之於琴,非特能其音,又能其意者也。予将就学焉,故道予之所慕古人者,庶乎其有以自发也。”

  • 自行奋发。

    唐元稹《诲侄等书》:“汝因便録吾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千万努力,无弃斯须。”

  • 亲自发动。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伯升自发舂陵子弟,合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

  • 自行抒写。

  • 自己提倡。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臧大夫概春秋以为贤,陈仲子通齐国以为洁,而孔孟之言若彼,岂谁毁谁誉,仲尼自发而自悖之哉!”

  • 同“自觉”相对。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三:“这屯子的妇女的副业生产,带自发的性质。”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真是笑话!靠你那种自发思想,怎能把贫雇农领到社会主义的路上哩嘛。”

  • 3. 自愿 - 自觉

    【自觉】释义:

  • 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东观汉记·李通传》:“出门顾见车,方自觉,乃止。”唐杜甫《复愁》诗之十一:“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治女子》:“自觉奔波殆极,就榻憩坐。”

  •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

    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 【反义词】 1.自愿 - 劝诱

    【劝诱】释义:

  • 劝勉诱导;规劝诱导。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竞怀雅术。”明张居正《番夷求贡疏》:“乃授策边臣,使之随宜操纵,因机劝诱,阴修内治,以待其变。”巴金《家》三一:“﹝克明﹞又雄辩地劝诱了一番,也没有用。”


  • 2.自愿 - 强制

    【强制】释义:

  • 勉强;强迫。

    宋梅尧臣《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诗:“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於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清唐甄《潜书·悦入》:“顺乎自然,无强制之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二:“眼睛是受了刺激后第一个有反应的。它是强制人家注意的。”


  • 3.自愿 - 强迫

    【强迫】释义:

  • 亦作“彊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使。

    《汉书·王莽传中》:“先是莽发高句丽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作“彊迫”。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藤本》:“所苦者树不能高,故此花(月月红)一名‘瘦客’。然予復有用短之法,乃为市井之人强迫而成者也。”巴金《秋》二一:“他又加上一句:‘我更不做古人强迫我做的事。’”曹禺《雷雨》第一幕:“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 4.自愿 - 自动

    【自动】释义:

  • 自己主动。

    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以前在小学里教课,说教的态度原是很淡的,一切待学生自动,他从旁辅导而已。”杨朔《昨日的临汾》:“他变得十分兴奋,自动地同我攀谈起来。”

  • 不凭借人为的力量的。如:渠水自动灌到田里。

  • 不用人力而借机械、电气等装置以直接操作的。如:自动步枪;自动控制。


  • 5.自愿 - 被迫

    【被迫】释义:

    1.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

    6.自愿 - 讲理

    【讲理】释义:

  • 犹讲道。

    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二·宝渊》:“同寺慧济謔之曰:‘昔谢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今卿白簏未来,判无讲理。’”参见“讲道”。

  • 明白事理。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那大汉见冒得官説话讲理,便亦改换了一副神情。”老舍《茶馆》第三幕:“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

  • 评理。

    樊增祥《樊山判牍续编·批陈忠魁呈词》:“及尔请人讲理,宋学升反敢纠领十餘人持械殴伤尔母,又拉尔牛,愈説愈不像话。”黄濬《花随人圣盦摭忆·胡饼与胡乐》:“其(指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记齪茶一则,是今日上海茶馆讲理之俗所本。江南有此俗,盖已久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上啥地方去讲理?乡长是他的人,区长听他的话,县长办事要看他的脸色,全无锡当官的都和他穿一条裤子!”


  • 7.自愿 - 说服

    【说服】释义:

  • 用理由充分的话开导对方,使之心服。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想说服她,可是一看她那倔强的、不易说服的眼睛,他不做声了。”

  • 心悦诚服。《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説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陆德明释文:“説音悦。”《汉书·疏广传》:“於是族人説服,皆以寿终。”


  • 【相关词】 -半自动步枪 -自动步枪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自作孽 “自宫” “花间自欲裴回立,稚子牵衣不许人。”   《来自虞美人之坡》   腹有诗书气自华   自卑  孤芳不自赏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李自成  自我意识  自行车 《七谏·自悲》 《抑郁自评量表》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