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谦逊。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不纳。常自谦无德。”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自谦之与自贱也,似是而非。”《再生缘》第十四回:“千依百顺休骄傲,悦色和容要自谦。”
自足;心安理得。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朱熹集注:“谦读为慊。慊,快也,足也……以自快足於己也。”
【吹牛】释义:
夸口,说大话。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翁叔平两番访鹤,吴清卿一味吹牛。”茅盾《子夜》五:“管车王金贞和稽查李麻子本来不过是流氓,吹牛,吃醋,打工人,拿津贴,是他们的本领。”巴金《要不要制定“文艺法”?》:“‘四人帮’吹牛整整吹了十年,把中国国民经济吹到了崩溃的边缘,难道那位作者就看不见,就不明白?”
【夸口】释义:
说大话。【惭愧】释义:
亦作“慙媿”。亦作“慙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汉书·贡禹传》:“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慙愧而已。”《南史·孝义传上·韩係伯》:“隣人惭愧,还所侵地,躬往谢之。”《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正值空乏,不能相济,惭愧!惭愧!”巴金《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
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唐王绩《过酒家》诗之五:“来时长道貰,惭愧酒家胡。”唐元稹《长滩梦李绅》诗:“慙媿梦魂无远近,不辞风雪到长滩。”宋苏轼《浣溪沙》词:“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翠浪舞晴空。”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小生惭愧,有缘遇这箇小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扒起来,老虎已是不见,説道:‘惭愧!我又经过了这一番!’”
【自卑】释义:
犹自谦。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谦尊自卑者,仁贤之所事也。”《孔子家语·冠颂》:“行冠事必於祖庙,以祼享之礼以将之,以金石之乐节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示不敢擅。”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先宾客,故西让客,主人在东,盖自卑也。”
轻视自己,以为自己太差,赶不上别人。
唐杜甫《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新唐书·叛臣传下·王行瑜》:“克用曰:‘尚父何自卑,吾被命讨三贼,公其一也。’”鲁迅《书信集·致萧军》:“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陈毅《赞金字塔》诗:“古人能为此,今人更当不自卑。”
【自夸】释义:
自己夸耀自己。
唐杜甫《戏赠友》诗之一:“自夸足膂力,能骑生马驹。”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村民自夸我山多凤凰。”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们自夸了许多日子的‘大刀队’,好像是无法制伏的了。”
【自满】释义:
自以为满足。
《书·仲虺之诰》:“志自满,九族乃离。”《孔子家语·六本》:“夏桀、昆吾自满而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宋叶适《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外侃乐而中伉简,於其鉅儒名人,虽无不敬爱,然犹不自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自然充盈;自然完整。
宋王銍《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鬪雪。”明刘基《帝台春》词:“门对远山,山带斜阳,葱蘢相属,明月今宵已自满,又争奈素娥幽独。”
【自负】释义:
自许;自以为了不起。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愚幼常自负,既久而逾觉缺然。”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吾曹虽欲常以少年自负,尚何可得,言之慨然。”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何况我正是一个血性自负的青年。”
枉自辜负。
明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今若畏罪不言,是职自负忠直初心,并负风纪职掌。”清龚自珍《明良论》三:“奈何忘其积累之苦,而嘵然以自负其岁月为?”
自己承受。
宋柳开《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夫自古妇人,虽有贤异之才,奇畯之能,皆受制于男子之下,妇人抑挫至死,亦罔敢雪于心;况幽闭殿廷,备职禁苑,悲伤自负,生平不意者哉!”
自己负责。如:自负盈亏;文责自负。
【谦虚】释义:
虚心,不自满。
《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汉郑玄笺:“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先人后己,用此居处,敛其骄慢之过者。”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客套,说谦虚的话。
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二:“她被邀着讲了几句话,无非是谦虚几句,比如她到这个地方是来向大家学习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