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拙作
【全拼】 zhuō zuò
【释义】
  • 称自己作品的谦词。

    明张居正《答石麓李相公书》:“承以老伯隧碑见委,弟虽不文,素辱同气之爱,敢不敬承……拙作俟秋冬间呈上也。”《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萧金鉉道:‘是小弟拙作,要求先生指教。’”鲁迅《书信集·致罗清桢》:“蒙允为拙作刻图,甚感。”

  • 【例句】 1、有些是拙作,而有些则使他成为最伟大的作家。
    2、 对于点评拙作的网友,作者也一如既往地希望他们能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场和批评。
    3、 我将寄给您一份拙作请多指教。
    4、 再次感谢那些花宝贵时间阅读作者拙作的朋友。
    【反义词】 1.拙作 - 大作

    【大作】释义:

  • 犹大事。

    《逸周书·祭公》:“汝无以小谋败大作。”孔晁注:“大作,大事也。”

  • 创办大事;大办。

    《易·益》:“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孔颖达疏:“大作,谓兴作大事也。”《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三年不能作……将大作,恐天下莫我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

  • 大兴土木。

    《后汉书·锺离意传》:“窃见北宫大作,人失农时,此所谓宫室荣也。”

  • 大起。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芒茅枯时,瘴疫大作。”宋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臣访闻浙西饥疫大作,苏、湖、秀三州人死过半。”

  • 显著表现。

    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此由天资忠孝,鬱於中而大作於外。”

  • 称人作品的敬词。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小弟董瑛在京师会试,於冯琢庵年兄处得读大作。”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你的大作,大气磅礴。”


  • 2.拙作 - 大着

    【大着】释义:

  • 官名。

    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设著作郎,掌修国史。晋代称著作郎为大著作郎,宋人称为大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独晋人谓著作郎为大著作,《职官志》亦然。今称著作郎曰大著,觕有据依。”

  • 对他人著作的尊称。

    苏曼殊《与高天梅论文学书》:“大著精妙无伦,佩伏佩伏。”鲁迅《书信集·致陈光尧》:“蒙惠书并眎大著,浩如河汉,拜服之至。”


  • 3.拙作 - 鸿文

    【鸿文】释义:

  • 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汉扬雄《太玄·文》:“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司马光集注:“谓鸿鴈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遇川则自恣而已。”

  • 巨著;大作。

    汉王充《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明陈子龙《行路难》诗:“鸿文虽留千载后,大抵是非都茫茫。”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 【相关词】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丑拙 中拙 以勤补拙 余拙 儜拙 兵闻拙速 养拙 内拙 劳拙 勤拙 勤能补拙 华朴巧拙 卤拙 取拙 口巧手拙 古拙 坐拙 大巧若拙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