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朱紫
【全拼】 zhū zǐ
【释义】
  • 红色与紫色。

    《文选·张衡<西京赋>》:“木衣綈锦,土被朱紫。”李善注:“朱紫,二色也。”宋梅尧臣《洛阳牡丹》诗:“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因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东观汉记·宗资传》:“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善士,朱紫区别。”《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於朱紫;听者独闻,不谬於清浊。”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雌黄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唐刘知几《史通·编次》:“班固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间……朱紫以之混淆,冠履於焉颠倒。”

  • 比喻辞采。

    《南齐书·周颙传》:“顒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

  •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

    《艺文类聚》卷四八引南朝梁王僧孺《吏部郎表》:“方愧朱紫,永懵钧衡。”

  •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唐白居易《偶吟》:“久寄形於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唯大贤忽为人縶维,官至朱紫。”清李渔《奈何天·忧嫁》:“下官只因宦途偃蹇,家计萧条,不以朱紫为荣,但觉素封可羡。”

  • 【例句】
    【相关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 ”“罗蜜欧与朱丽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厚照   朱德的扁担   朱雀  朱元璋  朱可夫元帅  朱棣  朱淑真  朱炜强  朱祐樘  朱雀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朱元璋演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丹朱 乘黄朱 五朱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