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忠言
【全拼】 zhōngyán
【释义】
  • 忠直之言。

    《荀子·致士》:“忠言、忠説、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太子毅然陈大计,献忠言。”

  • 【例句】 1、格里菲先生,我有句忠言,不知您愿不愿听:在土人面前务必保持严肃,万万不可捉弄他们。
    2、 忠言有利无害。
    3、 他不尊重我的忠言
    4、 他听不进你的忠言
    【近义词】 1. 忠言 - 忠告

    【忠告】释义:

  • 真诚劝告。

    《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唐贾岛《送南卓归京》诗:“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 真诚的劝告。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徵茶太纷扰。”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

  • 【反义词】 1.忠言 - 谗言

    【谗言】释义:

  • 说坏话毁谤人。亦指坏话,挑拨离间的话。

    《书·盘庚下》:“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孔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世道难於剑,谗言巧似笙。”清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是时轻薄曹,谗言犹煽构。”何其芳《画梦录·淳于棼》:“谗言的流布使我郁郁不乐。”


  • 【相关词】 ;黄忠   南云忠一  魏忠贤 《忠犬八公》 三忠 下忠 不忠 义胆忠肝 作为良民宗教中最高责任的忠诚不单是指行为的忠诚还应包括灵魂的忠诚 作忠 允忠 元忠 克忠 全忠 公忠 公忠体国 养忠 刘秉忠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