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老实。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宋文天祥《集杜诗·<林检院琦>序》:“﹝林琦﹞外有文采,内甚忠实,数随患难,劳而不怨。”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苏松兵备僉事熊桴自倭事始起,以至今日无一岁不在兵间,忠实练事,沉毅内明,出入海潮,艰危不避。”茅盾《昙》二:“人家的信,一封一封接连着来,很忠实很恳切。”
真实。
丁玲《莎菲女士日记·十二月二十四》:“对的,假如苇弟能够再聪明一点,我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的去表现他的真挚。”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
【忠厚】释义:
忠实厚道。
《荀子·礼论》:“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杨倞注:“忠厚,忠心篤实。”《史记·郑世家》:“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唐韩愈《刘公墓志铭》:“长子元一,朴直忠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办事正派,待人忠厚,一个心眼看人,从不计算别人,也很少想到别人对他耍花招。”
指老实而不精明。
沈从文《王谢子弟》:“湘云那孩子痴,太忠厚了,我担心她会受人欺侮。”
【忠诚】释义:
真心诚意,无二心。
《荀子·尧问》:“忠诚盛於内,賁於外,形於四海。”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周勃质朴忠诚,高祖以为安刘氏者必勃也。”唐柳宗元《吊屈原文》:“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汉末诸葛氏分处三国,并著忠诚。”朱德《悼罗荣桓同志》诗:“起义鄂南即治军,忠诚革命贯平生。”
【奸诈】释义:
亦作“奸诈”。虚伪诡诈。
《礼记·经解》:“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管子·明法解》:“权衡平正而待物,故姦诈之人不得行其私。”《史记·孝武本纪》:“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魏书·赵叔隆传》:“叔隆姦诈无行,忘背恩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王莽﹞为人奸诈,自恃椒房宠势,相国威权,阴有纂汉之意。”《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姦诈日生,风俗日坏。”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宫少尼﹞前几年在外面跟从王柬芝的经验,使他更明白表兄是个奸诈的人。”
【狡诈】释义:
狡猾奸诈。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中郎李庆远狡诈倾险,初事皇太子,颇得出入。”《新唐书·叛臣传上·李怀光》:“王师胜则分功,败则图变,狡诈多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道士谓其狡诈,不肯轻释。”巴金《秋》四七:“他不知道狡诈,他更不懂权变。”
【背叛】释义:
背离叛变。
《荀子·解蔽》:“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汉书·元帝纪》:“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边兵背叛,京师骚然。”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三》:“然其死者若愚,其囚者若活,而其輒去者若背叛,非忠也。”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最优秀的最真诚的不肯自己背叛自己的光明理想的分子,始终是要坚决的走上真正革命的道路的。”袁鹰《深深的怀念》:“什么时候忘记长征,忘记革命先辈洒鲜血、抛头颅的伟大业绩,那就意味着对革命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