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忠告
【全拼】 zhōnggào
【释义】
  • 真诚劝告。

    《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唐贾岛《送南卓归京》诗:“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 真诚的劝告。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徵茶太纷扰。”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

  • 【例句】 1、我感谢她的忠告,答应照此去做。
    2、 顾问给了我们一些无私的忠告
    3、 要不是你的忠告,我会失败的。
    4、 在你走之前,我给你一句忠告
    【近义词】 1. 忠告 - 忠言

    【忠言】释义:

  • 忠直之言。

    《荀子·致士》:“忠言、忠説、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太子毅然陈大计,献忠言。”

  • 2. 忠告 - 箴规

    【箴规】释义:

    告戒规劝。
    3. 忠告 - 规戒

    【规戒】释义:

  • 规劝告诫。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经典规戒,弗闻弗览,玩弄褻宴,是耽是务。”宋苏轼《乞录用郑侠王斿状》:“安国挺然不屈,不独纳忠於先帝,亦尝以苦言至计规戒其兄。”郭沫若《蒐苗的检阅》:“说这种话的人大抵是不怀好意的,但在我们听来,也不失为是一种规戒。”

  • 4. 忠告 - 针砭

    【针砭】释义:

  • 亦作“鍼砭”。用砭石制成的石针。亦谓针灸治病。

    宋苏轼《休兵久矣而国益困》:“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宋周密《齐东野语·鍼砭》:“古者鍼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清孙枝蔚《自号浊翁因赋》:“此疾何时瘳,难施鍼砭术。”张弦《记忆》:“如果说,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难于针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癣疥之患,不就发生于你秦慕平这块基本健康的肌肤之上吗?”

  • 【反义词】 1.忠告 - 劝阻

    【劝阻】释义:

  • 亦作“劝沮”。鼓励和禁止。

    《墨子·非命中》:“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苏文忠公墓志铭》:“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阻。”

  • 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明史·阉党传·焦芳》:“瑾(刘瑾)怒翰林官傲己,欲尽出之外,为张綵劝沮。”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你入过狱了,见过了死亡,即使你不能帮助我,可也不会劝阻我了!”


  • 2.忠告 - 怂恿

    【怂恿】释义:

  • 见“怂慂”。


  • 3.忠告 - 规谏

    【规谏】释义:

  • 谓以正言劝诫谏诤。

    《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諫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新五代史·杂传·高行珪》:“行珪性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数规諫之。”《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諫,无奈贾政不信。”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偶尔规谏,反遭毒手。”


  • 【相关词】 ;黄忠   南云忠一  魏忠贤 《忠犬八公》 三忠 下忠 不忠 义胆忠肝 作为良民宗教中最高责任的忠诚不单是指行为的忠诚还应包括灵魂的忠诚 作忠 允忠 元忠 克忠 全忠 公忠 公忠体国 养忠 刘秉忠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