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执着”。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誑世间作法形象,所説实是非法。”唐白居易《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茅盾《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见“执著”。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