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执政
【全拼】 zhí zhèng
【释义】
  • 掌管国家政事。

    《左传·襄公十年》:“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新唐书·朱敬则传》:“及执政,每以用人为先,细务不省也。”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叔姪相继执政,俱死事,士论所嘉。”

  • 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宋王安石《沉内翰墓志铭》:“平居闭门,虽执政,非公事不輒见也。”叶圣陶《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

  • 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

    《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适客后。”杜预注:“掌位列者。”《国语·晋语五》:“寡君使克也,不腆敝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憖御人。”韦昭注:“执政,执事也。”

  • 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枢密之职如旧,与三省长官通谓之执政矣。”《金史·苏保衡翟永固等传赞》:“金制……右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

  • 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 执正,主持正义。

    《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

  • 【例句】 1、民主党下野,共和党执政
    2、 保守党势必接连第叁届执政.
    3、 那是在野党人与执政党人的对抗。
    4、 他们为了长期执政,得付出最终被遗忘的代价。
    【近义词】 1. 执政 - 在朝

    【在朝】释义:

  • 临朝执政。

    《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成公在朝。”

  • 列于朝堂,指担任朝廷官职。

    《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晋羊祜《让开府表》:“据今光禄大夫李喜,秉节高亮,正身在朝。”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大盗继起,天子輒出避之。唐之在朝臣,多畏怯观望。”

  • 泛指当政掌权。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奋斗三十二年发见新生命》:“国家一切事情,当然靠托你们在朝者,在野恕不负责。”鲁迅《而已集·拟豫言》:“有在朝者数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

  • 【反义词】 1.执政 - 在朝

    【在朝】释义:

  • 临朝执政。

    《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成公在朝。”

  • 列于朝堂,指担任朝廷官职。

    《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晋羊祜《让开府表》:“据今光禄大夫李喜,秉节高亮,正身在朝。”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大盗继起,天子輒出避之。唐之在朝臣,多畏怯观望。”

  • 泛指当政掌权。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奋斗三十二年发见新生命》:“国家一切事情,当然靠托你们在朝者,在野恕不负责。”鲁迅《而已集·拟豫言》:“有在朝者数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


  • 2.执政 - 在野

    【在野】释义:

  • 《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本谓庶民处于乡野,后用以称不居官当政,与“在朝”、“在位”相对。

    唐杜甫《甘林》诗:“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宋王安石《感事》诗:“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明史可法《论人才疏》:“乞敕廷臣,将在朝在野人才,合併打算。”瞿秋白《择吉》:“最近一位在野的要人说:‘民众无政治知识。’”


  • 【相关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世执戟 三代执金 专执 中执法 主执 九执 争执 交执 仗义执言 侍执 侍执巾栉 侍执巾节 俘执 保外执行 修执 倒执手版 偏执 偏执性人格 偏执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