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直言
【全拼】 zhíyán
【释义】
  • 正直、耿直的话。

    《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荀子·解蔽》:“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邇而君子远矣。”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曹禺等《胆剑篇》第三幕:“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 直率地说;说实话。

    《左传·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备后宫,安敢不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今属吏见长官,多囁嚅逡巡,拘守仪节,公独於皇华公讌之座,侃侃直言,靡所避忌。”茅盾《色盲》一:“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点头,正好象是有良心的医生不得不直言病人已经无望时候的那个点头。”

  • 直言敢谏。

    汉晋察举科目名。《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詔公卿举敦朴直言。”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夏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詔公卿举直言。”清陈鳣《对策》卷五:“晋武帝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

  • 【例句】 1、梅杰少校的父亲是政府中最敢直言经济问题的人。
    2、 证人对着圣经发誓保证据实直言
    3、 请恕我直言,我认为这个建议不太合情理。
    4、 在重大问题上,直言敢谏的人往往不能改变希特勒的主意。
    【反义词】 1.直言 - 婉言

    【婉言】释义:

  • 婉转的言辞。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扬州。俟严君归里,婉言劝解,再当专札相招。”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算哩算哩!’郭振山难受地婉言劝止。”


  • 2.直言 - 讳言

    【讳言】释义:

  • 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明说。

    《晏子春秋·问下八》:“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晏子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宋司马光《斛律丞相》诗:“君臣日荒宴,歌舞讳言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争奈满生讳言的是前日孟浪出游光景,恰像凤翔的事是私下做的,不肯当场説明。”孙犁《秀露集·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真诚的作者,并不讳言这一点。”

  • 谓忌讳臣下谏诤。

    《后汉书·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於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李贤注:“讳言谓拒諫也。”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然则容言非朝廷福,讳言反为朝廷福乎?”


  • 【相关词】 &;野猫&;多用途直升机 -----@/////.直 -直升机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直面死亡》 一往直前 一戳四直溜 一木清直 一直 一直声 一直走 三直 上直 下直 不忍直视 不扶而直 不直 不直一文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