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坦率陈述。
宋苏辙《御试制策》:“凡制策之所以问臣者,臣谨已直率愚意,窃揣而妄论之矣。”
真率;坦率。
明李东阳《宾山楼诗序》:“盖其风采修洁,如司马长卿之一坐尽倾,意度直率。”老舍《二马》第三段九:“自然信里没有写得这么直率不客气,可是她,又不是个傻子,难道看不出来吗!”
直露。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诗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曲折。”
【坦率】释义:
坦白直率。
《晋书·庾亮传》:“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便据胡牀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为士流所爱。”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芳华》:“婢极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应答曰:‘何处小郎,强来与人家闺秀语!’”茹志鹃《阿舒》:“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一对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指粗疏,粗心。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济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宋五又坦率矣!’”
谓游憩。
唐高彦休《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乾符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坦白】释义:
谓平正清廉。
宋范仲淹《祭陕府王待制文》:“性清方以自处,政坦白而莫欺。”
直率纯正。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安老爷是坦白正路人,那里留心这些事。”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装作坦白,是为了作战的目的。”沙汀《记贺龙》十九:“这是一个长而结实的海南岛人,生着一副一目了然的坦白沉毅的面孔。”
谓翻白眼。
《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已知他服洋膏子去了,一惊非小!连唤几声老爷,已是不应,只是双眼坦白。”
谓将错误或罪行如实地说出。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九章:“我说一句话,还叫我坦白坦白我的思想活动。”
【坦直】释义:
坦白直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毕为人坦直,胸无宿物。”茅盾《子夜》八:“当下他就不能决定是坦直地和盘托出好呢,或是绕一个圈子先逗动女儿的心。”
【爽快】释义:
舒适畅快;痛快。
明贾仲名《昇仙梦》第一折:“今宵爽快,趁一天风清月白。”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梨枣正熟,即摘取噉之,聊解饥渴,殊觉爽快人意。”《孽海花》第十七回:“凉风颯颯,冷露泠泠,爽快异常。”郁达夫《采石矶》:“稚存骗仲则睡着之后,自己也哭了一个爽快。”
直爽;直截了当。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此种人不宜过於爽快,你过爽快,他就觉得奇货可居了。”茅盾《子夜》九:“猛不防是这么‘爽快的办法’,李玉亭有点窘了。”巴金《春》六:“‘婉儿要来,我就在家等她,’淑英爽快地答道。”
【爽直】释义:
直爽。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多情重诺,爽直不羈,转因之为累。”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由我看来,大约北人爽直,而失之粗,南人文雅,而失之伪。”
【率直】释义:
不含蓄,坦率爽直。
《明史·宋忠传》:“忠率直无隐,为人请命,何罪?”鲁迅《书信集·致开明书店》:“经手人貌为率直,仿佛不知世故,而实乃狡黠不可靠也。”
【直爽】释义:
直截痛快。
指言行坦率、爽朗。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我看你人很直爽,所招的一丝不错。”曹禺《雷雨》第二幕:“这一点我很明白。我知道你是个知书达礼的人,一看就看出是个直爽人。”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她觉得罗大方这个人挺直爽,一见面就很关心别人的生活。”
【含蓄】释义:
亦作“含畜”。容纳;深藏。
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森沉固含蓄,本以储阴姦。”宋司马光《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诗:“上有长松林,蔽日深杳冥。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金秦略《拳秀峰》诗:“大都一拳许,含蓄华与嵩。”
谓言语、诗文等意未尽露,耐人寻味。
《朱子语类》卷三八:“至於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諍,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知侃侃之发露得尽也。”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或含畜而深婉,或沉鬱而顿挫。”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二》:“例如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孙犁《秀露集·进修二题》:“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馀地。”
【委婉】释义:
形容歌声抑扬婉转。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形容言词曲折婉转。
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我便委婉的将人们的批评告诉了他。”沙汀《淘金记》二五:“她说得详尽而委婉。”
【婉转】释义:
犹辗转。
《淮南子·精神训》:“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高诱注:“抱天命而婉转不离违也。”《后汉书·马援传》:“晓夕号泣,婉转尘中。”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婉转呻吟,披发大叫,遍体搔抓,捶床顿足,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什么。”
曲折。
南朝梁武帝《紫兰始萌》诗:“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唐鲍溶《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宴》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你看雕栏婉转,画槛玲瓏,上下三层,高低百丈。”
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清陈维崧《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之十:“传语东君须婉转,此情莫遣外人知;除説与杨枝。”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王教授婉转地告诉她:‘像林道静这样的年轻女孩子,找职业是很不容易的。’”
形容声音抑扬起伏。
唐高璩《和薛逢赠别》:“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红楼梦》第二三回:“只听见墻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巴金《家》二九:“声音婉转而凄哀,里面似乎含着无处倾诉的哀愁。”
绵密貌。
《文选·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柱翳,停僮葱翠,緑柏参差,文翮鳞次,萧森繁茂,婉转轻利。”徐爰注:“上则萧森,下则繁茂,而实绸繆轻利也。婉转,绸繆之称。”
犹斡旋。从中调和。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而今小弟且把一封书打动他,做个媒儿,烦宗丈与小可婉转则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亲王为之婉转,遂得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