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正式
【全拼】 zhèngshì
【释义】
  • 法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草茅贱子,至愚极陋,但以声律之学请益,因折衷四方议论,以为正式。”

  • 合乎一般公认标准的或合乎一定手续的。

    茅盾《过封锁线》:“墙没有正式的窗,可以名为窗的,实在也是枪眼。”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等到法律手续上弄清楚以后,我们可以正式结婚。”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杨雪牺牲的消息,已由部队的政治机关正式通知了她的家属。”

  • 【例句】 1、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正式记录这些期望。
    2、 由于正式的界面标准提供了现成的界面,所以开发团队不必在项目会议上对此进行辩论,降低开发时间和工作量。
    3、 如果设计团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正式的可用性测试,则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替代方法。
    4、 这3类关键人群的参与,最好是在下面的两个点上。 进程中的每个阶段末的正式检查点和经常进行的非正式的工作讨论会上。 会上产生新想法并评估新想法、详细阐述新想法,这种讨论会对于第2类人群——技术专家——尤其重要,这时设计方案开始形成。
    【近义词】 1. 正式 - 正规

    【正规】释义:

  • 符合正式规定的或符合一般公认的标准的。

    茅盾《过年》:“他那缺少表情的脸上这时忽然浮起了一个真正可说是正规的笑容来了。”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三:“警卫员轻巧地转过身子,很正规地敬了礼。”

  • 【反义词】 1.正式 - 临时

    【临时】释义:

  • 谓当其时其事。

    《后汉书·段熲传》:“臣每奉詔书,军不内御,愿卒斯言,一以任臣,临时量宜,不失权便。”唐张九龄《敕西州都督张待宾书》:“自外临时皆委卿量事。”《水浒传》第二六回:“你到临时,只做去送丧,张人眼错,拿了两块骨头,和这十两银子收着,便是个老大证见。”茅盾《林家铺子》三:“我们也算是老主顾,今天先透一个信,免得临时多费口舌,大家面子上难为情。”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但临时却因军队方面谈的条件不妥,误了大事。”

  • 一时;暂时;非正式的。

    《后汉书·桥玄传》:“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篤好,胡肯为此辞哉?”唐无名氏《水部式》:“其旁支渠,有地高水下,须临时暂堰溉灌者,听之。”巴金《寒夜》二二:“一个破茶杯倒立着,做了临时烛台,现在也被大堆烛油焊在桌上了。”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大水、小梅找到这村,天色已经黑了,只依稀看得见临时支起来的几条电话线通进村去。”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九章:“大批伤员不得不临时安排在朝鲜的民房里、临时搭成的棚子里,甚至桥洞里。”

  • 哭吊之时。

    《史记·孝文本纪》:“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


  • 2.正式 - 暂行

    【暂行】释义:

  • 谓刚上路;行不久。

    《太平御览》卷七四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謨昼眠,梦甲云:‘暂行,忽暴病,患心腹胀满,不得吐痢,某时死亡。’”

  • 暂时实行。

    明张居正《文华殿论奏》:“皇上所谓常例者,亦近年相沿,如今年暂行,明年即据为例,非祖宗旧例也。”

  • 指暂时实行的。如:暂行条例。

  • 犹暂且,暂时。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朕御极之初,即欲重治其罪,惟思伊等係顾命之臣,故暂行宽免,以观后效。”


  • 【相关词】 '真正的'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雍正   任正非  任正非  正二品  正长石  法正 《世说新语·方正》 《大正藏》 《正气歌》 《正红旗下》 《正阳门下小女人》 《那年花开月正圆》 《阿正传 《阿正传》 《阿甘正传》 《雍正王朝》 一本正经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