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宗族的嫡系。
《元典章·诏令一·武宗皇帝》:“咸以朕为世祖曾孙之嫡,裕皇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明李东阳《<锡山钱氏家谱>序》:“国朝永乐间,承奉十世孙文林居士恒及其子梅堂居士发又修之(家谱),则略其远世旁裔,而於正派为详。”《西游补》第十五回:“其为家父行者之嫡系正派,不言而可知也。”
犹正统。指学业、技艺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元刘壎《隐居通议·四诗类苑》:“﹝宋三大家诗﹞体虽不同,而气壮语浑,同出於杜,此则诗之正派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儘传矣。”
谓人品行作风规矩、严肃、端正。
茅盾《动摇》二:“虽然尽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几个正派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办事正派,待人忠厚,一个心眼看人,从不计算别人,也很少想到别人对他耍花招。”
【刚正】释义:
刚直方正。
《后汉书·蔡茂传》:“茂喜宣刚正。”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大人刚正,不信鬼神。”明叶盛《水东日记·郑武安刚正》:“武安侯郑亨守大同,年已七十餘,刚正有为,一志为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献县老儒韩生,性刚正,动必遵礼。”
【刚直】释义:
刚强正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諛。”《新唐书·文艺传中·刘宪》:“希象,刚直不諂,终主爵员外郎。”《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临安府把文案呈上郡王,郡王是个刚直的人。”赵树理《张来兴》:“老张师傅名叫张来兴,当年在亳州是一把好手,后来因为脾气刚直,得罪了东家。”
【朴直】释义:
朴实率直。
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四十韵》:“廷争酬造化,朴直乞江湖。”《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嘉乃高祖时踏弩之卒,想亦一朴直人。”《明史·西域传四·沙哈鲁》:“﹝沙哈鲁﹞山川环抱,饶畜产,人性朴直,耻鬭好佛。”杨朔《赤道雪》:“当地人之间自然也有纠纷,裁判纠纷的方法也朴直有趣。”
朴实率直。
汉陆贾《新语·辅政》:“朴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亡。”唐姚合《寄旧山隐者》诗:“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宋苏洵《上韩枢密书》:“谨撰其説,言语朴直,非有惊世絶俗之谈。”《金史·完颜赛不传》:“平章政事侯挚朴直无藴藉,朝廷鄙之。”明方孝孺《送解元振先生还庐陵序》:“元振坦夷愿谅……及其告归,特赐以诗,而以朴直称之。”
【正直】释义:
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蔡沉集传:“正直,不偏邪也。”《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宋苏轼《海市》诗:“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鐘。”郭沫若《雄鸡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顷襄王)的时代,正直的屈原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
指正直的人。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
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
《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颖达疏:“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
不偏斜,不弯曲。
清林则徐《舆纤》诗:“不为丝绳留正直,此身谁到万峰头?”茅盾《耶稣之死》:“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
【反派】释义:
戏剧、电影、小说中的坏人;反面人物。如:反派角色。
【邪派】释义:
1.不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