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秩序,有条理。
《商君书·赏刑》:“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宋杨万里《题望韶亭》诗:“金坑津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太白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杜陵之整齐严肃为正。”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略论语言形式美》:“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语言中的对偶和排比,的确可以构成形式的美。”
整治;使有条理;使齐一。
《史记·货殖列传序》:“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刘岳﹞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我们隔着江,整齐着嗓子,又试了几番喊话,然而一点反应也没有。”
端正。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见女儿人物整齐,且又聪明,不肯将他配个平等之人。”
齐全。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我﹞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
【井然】释义:
整齐、有条理貌。
明沉榜《宛署杂记·马政》:“方策井然,皆非有司所得言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邓燿》:“毫芒彪炳,八分精劲,行伍井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
【齐整】释义:
整齐;井井有条。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新五代史·梁书·谢彦章传》:“晋人望其行阵齐整,相谓曰:‘谢彦章必在此也。’”《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金鼓齐鸣,好不齐整,好不威武。”
齐全;完备。
《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唐六典》,明皇时所撰,虽有是书,然其建官却依此。其书却是齐整。”《金瓶梅词话》第六回:“另安排一席齐整酒肴预备。”《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船家见他行李齐整,人物雅致,请在中舱里坐。”
端正;漂亮。
元白朴《东墙记》第二折:“据相貌容颜齐整,论文学海宇传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胡美生得齐整,多有人戏调他。”清李渔《比目鱼·村卺》:“好新人,好新人,果然标致,真个齐整,怪不得有人看相他。”
整顿;整治。
《后汉书·独行传·缪肜》:“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繆肜,汝脩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柰何不能正其家乎!’”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之二十:“承郡事颇烦齐整,想亦期月之劳尔。”
【杂乱】释义:
多而乱;无秩序、条理。
《楚辞·远游》:“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鬭者不搏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语多虽杂乱,説尹终在口。”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作诗不可不辨者……厚重之与笨滞也,纵横之与杂乱也,亦似是而非。”冰心《超人》:“依旧热得很,脑筋似乎很杂乱,屋子似乎太空沉。”
指使之杂乱。
宋梅尧臣《碧云騢》:“吕夷简引用医官陈巽,杂乱士人始也。”
【纷乱】释义:
纷争;混乱。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宋苏洵《几策·审势》:“诛锄其强梗怠惰不法之人,以定纷乱。”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五:“他的爸爸在战争来的时候投入军队里了,妈妈在纷乱中失散了。”
扰乱。
《史记·楚元王世家》:“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莽篡政纷乱,郡亦弃废。”《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四年》:“上议以贾谊任公卿之位,大臣多短之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杂乱;错乱。
《汉书·叙传下》:“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羣言纷乱,诸子相腾。”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见一沙弥讽诵佛经,章句错谬,文字纷乱。”瞿秋白《饿乡纪程》四:“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形容心情烦乱。
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归来殞涕揜关卧,心之纷乱谁能删?”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八:“一连串纷乱的思绪从我脑际浮涌而过。”
【零乱】释义:
散乱。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杨氏见他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乱,面貌忧愁,已自猜个八九分。”沙汀《困兽记》八:“发言虽然有点零乱,大家的精神却是很兴奋的。”
景物纷呈貌。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何处係人心,惹得春零乱。”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随风早是赴长安,又觉秋光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