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镇压
【全拼】 zhènyā
【释义】
  • 亦作“镇厌”。压在下面。

    汉班固《西都赋》:“禽相镇厌,兽相枕藉。”一本作“镇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属。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纍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宋王安石《次韵张氏女弟咏雪》:“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僵禽毙兽,镇压枕藉。”王西彦《风雪》三:“山冈、丛林和田野一切被雪覆盖着,镇压着了。”

  • 亦作“镇厌”。压迫;以强力、威势使慑服。

    汉仲长统《昌言·理乱》:“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晋书·唐彬传》:“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唐谷神子《博异志·刘希昂》:“此是火灾欲起,觅术士镇压之。”宋苏洵《权书下·高祖》:“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鲁迅《朝花夕拾·琐记》:“我的前辈同学被关圣帝君镇压了一整年,就只在这时候得到一点好处,--虽然我并不深知是怎样的好处。”

  • 犹镇守。

    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表臣》诗:“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 抑制;控制。

    巴金《雨》一:“陈真半晌不回答他的话,只是紧紧地咬着嘴唇,来镇压自己的心痛。”萧红《手》:“她坐在床上张着嘴,把下颚微微向前抬起一点,像是安然和舒畅镇压着她似的。”骆宾基《旅途》三:“在粮食市场上的囤积居奇,还需要从东北调粮去镇压市场。”

  • 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为使种子或植株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

    《人民日报》1979.12.27:“必要时进行适当灌溉,加强田间管理,进行镇压、中耕等,减少水分蒸发。”

  • 特指处决反革命分子。

    《花城》1981年第3期:“只有一个姓李的联保主任,早在镇反时已被镇压,不存在外逃问题。”

  • 【例句】 1、独裁政府出动了军队镇压工人罢工。
    2、 他们策划镇压一切反动力量。
    3、 不得不出动军队来镇压暴力行动。
    4、 反革命叛乱被镇压下去了。
    【近义词】 1. 镇压 - 弹压

    【弹压】释义:

  • 控制;制服;镇压。

    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然后能削平天下,弹压诸侯,长轡利策,横制宇宙。”宋范仲淹《奏雪滕宗谅张亢》:“边上主帅,若不仗朝廷威势,何以弹压将佐军民,使人出死力,御捍强敌?”清洪昇《长生殿·埋玉》:“陛下呵,听军中恁地喧哗。教微臣怎生弹压!”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要是当局派军警弹压,就跟他冲。”

  • 谓把事物穷形极相地描绘出来。

    宋陆游《小饮赵园》诗:“满眼风光索弹压,酒杯须以蜀江宽。”宋陆游《诉衷情》词:“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元张雨《满江红·玉簪》词:“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胜借清香发。待使君絶妙好词成,须弹压。”

  • 宋元时职掌纠察的下级官吏。

    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寿皇﹞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璫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军兵》:“各处军官千户、百户、弹压人等,每岁十月一日例放伊还家。”

  • 【反义词】 1.镇压 - 反抗

    【反抗】释义:

  • 用行动反对;抵抗。

    邹鲁《福建光复》:“联络社团,反抗秕政,以激发民气,则以林斯琛等所办之社会办事处为中心。”鲁迅《书信集·致刘炜明》:“黑暗之极,无理可说,我自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但我是还要反抗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我就把那个白人拖倒在通道上,这是我第一次敢于反抗一个白人。”


  • 2.镇压 - 起义

    【起义】释义:

  • 仗义起兵。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平阳公主闻高祖起义太原,乃於鄠司竹园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

  • 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萧队长接着说道:‘“中央军”插翅也飞不过来了,除非起义,投降,或是做俘虏,他们别想过来了。’”

  • 指显露文意。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九·富字义非》:“《礼记·祭义》註曰:‘臣能世禄曰富’,未尝以‘田’字起义。”


  • 【相关词】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下镇 中镇抚 乌什镇 乌镇 乡镇 乡镇企业 书镇 五镇 京镇 仙镇 作镇 八镇 六镇起义 兵镇 内镇 军镇 冰镇 冰镇汽水 出镇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