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震动
【全拼】 zhèndòng
【释义】
  • 震惊,惊动。

    《书·盘庚下》:“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宋司马光《论西夏札子》:“奋扬天威,震动沙漠。”浩然《艳阳天》第三章:“萧长春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真有点被震动了。”

  • 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冰心《我的邻居》:“一阵机关枪响之后,紧接着就是天坍地陷似的几阵大声,门窗震动。”

  • 比喻盛怒;威严。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上释皇乾震动之怒,下解黎庶酸楚之情也。”《陈书·谢哲萧允等传论》:“是知上官、博陆之权势,阎、邓、梁、竇之震动,吁可畏哉。”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二三》:“子之语大勇曰:‘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何等震动、严毅、先人夺人,岂谈笑举鼎之谓哉。”

  • 轰动;激动。

    《东观汉记·光武纪》:“士众喜乐,师行鼓舞,歌咏雷声,八荒震动。”宋曾巩《救灾议》:“天下之民,闻国家厝置如此,恩泽之厚,其孰不震动感激,悦主上之义於无穷乎。”《老残游记》第八回:“大家喊道:‘好了,好了!前面到了集镇了!’只此一声,人人精神震动。”秦牧《<长河浪花集>序》:“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这是使我们多么感奋震动的事!”

  • 【例句】 1、飞机猛烈地震动後停住了.
    2、 该岛因火山爆发而激烈震动
    3、 正在那时候,大地震动,城市倒塌了十分之一。
    4、 他们被捕的消息震动了全国。
    【近义词】 1. 震动 - 振动

    【振动】释义:

  • 震动;振荡。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史记·外戚世家》:“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易之乎?”宋洪迈《夷坚甲志·葵山大蛇》:“一窟于山者,身粗若瓮,每出时大木皆振动云。”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未几,兵马振动,大驾幸三峯。”魏巍《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精神和力量,振动着他的全身,他背着我昂昂地向回路走。”

  • 古代九拜之一。

  • 2. 震动 - 震荡

    【震荡】释义:

  • 亦作“震盪”。动摇,摇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师轻窕,易震荡也。”宋陆游《谢周枢使启》:“羽翮摧伤,风波震荡。”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雅游》:“当夫序届天中,日逢竹醉,游船数百,震盪波心。”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里面车间传出来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荡在他的耳边。”

  • 流离迁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盪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甿庶,以至於此!”

  • 动荡不安。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且圣上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唐杜甫《寄贺兰銛》诗:“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见“震荡”。

  • 3. 震动 - 颠簸

    【颠簸】释义:

  • 上下震荡;不平隐。

    清曾国藩《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福山之役,轻舟颠簸於海涛颶风之中,须臾沉溺以数百计。”丁玲《田家冲》三:“爹将鞭扬了一扬,又赶着牛困难的走去了,在一些不平的土块之中颠簸的走着。”

  • 困顿挫折。

    清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平生进退两颠簸,詰屈内讼知缘因。”碧野《忆吕荧》五:“吕荧所度过的是曲折的、颠簸的、风浪的一生。”

  • 【反义词】 1.震动 - 静止

    【静止】释义:

  • 谓事物相对地稳定、不动。

    《管子·四时》:“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静止。”宋范仲淹《易义》:“内外不相与,上下静止之时也。”冰心《山中杂记》七:“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周立波《扫盲志异》:“社会发展了。他还只晓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孤立地静止地观察新的事物。”


  • 【相关词】 “名震天下 “汶川地震” 不震 东震 为之一震 主震 何震 余震 关东大地震 冬雷震震 减震 出震 出震之君 出震御极 出震继离 刘震 刘震云 前震 功高震主 司空震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