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鍼黹”。针线活。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鶯鶯﹞年一十九岁,鍼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明沉鲸《双珠记·因诗赐配》:“箕帚不辞劳,鍼黹非不工。”《红楼梦》第四回:“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许地山《女国士》:“若是织些布匹,做些针黹,也可以勉强度得下去。”
做针线活。
明陆采《怀香记·池塘晤语》:“懒上妆楼,无心针黹。”《红楼梦》第四回:“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