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确切。
宋文天祥《出真州序》:“二路分见予辞真确,乃云:‘安抚亦疑信之间,令某二人便宜从事。’”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可覲有‘谁道仙家不受胎,胎成五月便生孩’之句,盖五月而产,必得之真确也。”蒋光慈《鸭绿江上》:“他虽然不愿意真确地对我说,但我总感觉他有伤心的事情。”
【假冒】释义:
以假乱真,冒充。
《魏书·李安世传》:“三长既立,始返旧墟,废井荒毁,桑榆改植,事已歷远,易生假冒。”唐刘餗《随唐嘉话》卷下:“代有《山东士大夫类例》三卷,其士族及假冒者,不见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又有李裕松假冒天囯官员,自造金印……逆天背理之行,擢髮难数。”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如来信地址,与此无异,那就不是别人假冒的。”
【真正】释义:
真实的,名实相符的。
汉王充《论衡·无形》:“假使之然,蝉娥之类,非真正人也。”《北史·崔浩传》:“妄语者多,真正者少。”明李贽《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秦牧《面包和盐》:“只有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端正;纯正。
《后汉书·许劭传》:“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借指心地正直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訕毁真正,中伤非党。”
确实。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吾谓真正能接赵老之脉者,意者或有待於兄耳。”《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烟,打起精神替主子办事,真正是国家之福。”赵树理《张来兴》:“等他到局里来了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他的脾气。”
【虚假】释义:
假的,不真实的。
《墨子·修身》:“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唐孟浩然《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诗:“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明李东阳《经筵讲章》之二:“既无虚假,便自无有私欲,当初上天赋与我的道理都能尽得。”巴金《秋》二:“回三老爷,小的说的全是真话。若有虚假,任凭三老爷处罚。”
假借,假托。
《晋书·刘琨传》:“而匹磾无所顾忌,怙乱专杀,虚假王命,虐害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