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真切
【全拼】 zhēnqiè
【释义】
  • 真实确切;清楚明白。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写字儿写得端方,对句儿比别人对的来真切。”《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隐身北墻之侧,看得真切。”《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荷叶乃是洋鏨珐琅活信,可以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照着看戏,分外真切。”鲁迅《野草·雪》:“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 真诚恳切。

    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一》:“此书非特曲尽事情,而当时朋友真切之意,尚可想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既承吾丈如此真切,容与小妾説过,商量收拾起行。”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古人曾有‘得一知己,虽死无憾’的话语,也是形容真切友谊的可贵。”

  • 【例句】 1、他们开始渐渐苏醒,外面的嘈杂声变得越来越真切了。
    2、 如此一片忠诚的真切意愿;
    3、 安妮却字字都听得很真切,禁不住既激动,又兴奋,又有些心慌。
    4、 他似乎对爱尔兰怀有真切的关怀。
    【近义词】 1. 真切 - 真实

    【真实】释义:

  • 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

    汉荀悦《申鉴·政体》:“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宋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之一:“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清吴伟业《赠愿云师》:“世法梦幻,惟出世大事,乃为真实。”杨朔《海市》:“这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长山列岛。”

  • 真心实意。

    宋苏轼《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十:“玄德将死之言,乃真实语也。”明李贽《复杨定见书》:“盖真实下问,欲以求益,非借此以要名,如世人之为也。”

  • 确切清楚。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二折:“且是眼花花的怎生去看的真实。”《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

  • 2. 真切 - 逼真

    【逼真】释义:

  • 极像真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明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玩真》:“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魏夫人。”秦牧《艺海拾贝·酷肖》:“假葡萄无论如何逼真,不会有美好的味道。”

  • 确实;真切。

    《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宗师见是个披髮童生,眉清目秀,知是逼真晁梁无疑。”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情景逼真,非老於醉乡者不能道。”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二章:“祝永康一直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怎么会有个父亲救他呢?可是那位护士讲的逼真逼真。”

  • 逼真,极为相似。

    《花月痕》第九回:“偪真铁崖乐府,又是一枝好手笔,足与韩荷生旗鼓相当。”

  • 【反义词】 1.真切 - 虚幻

    【虚幻】释义:

  • 虚假而不真实的;虚无缥缈的。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明云腾墓志》:“禀身於虚幻之中,用石火齐其短。”宋苏轼《书<金光明经>后》:“又能观诸世间,虽甚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者,汝即捨离。”明李贽《答邓明府书》:“某偶尔游方之外,略示形骸虚幻於人世如此,且因以逃名避谴於一时所谓贤圣大人者。”丰子恺《晨梦》:“即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


  • 2.真切 - 虚浮

    【虚浮】释义:

  • 浮而不实。

    宋苏轼《上梅龙图书》:“夫惟简且约,故天下之士皆敦朴而忠厚;详且难,故天下之士虚浮而矫激。”太平天囯洪秀全《戒浮文》:“不得一词娇艷,毋庸半字虚浮。”瞿秋白《海上述林·拉法格和他的文艺批评》:“拉法格认为文学的认识功用是有极大的意义的,所以他严厉的批评资产阶级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虚浮。”叶圣陶《苦菜》:“偶然当一柄耙,种几棵菜,就自以为得到了真实的愉快,认识了生命的真际,还不是些虚浮的幻想么?”


  • 【相关词】 '真正的'社会主义 “真香 “真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宋真宗  朱淑真 《你今天真好看》 《我的爷爷真麻烦》 《我的爸爸真麻烦》 《真心英雄》 《绘真·妙笔千山》 《长春真人西游记》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一灵真性 一真二实 丁真楷草 丁真永草 七真 七真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