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斟酌
【全拼】 zhēnzhuó
【释义】
  • 倒酒;注酒。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慈乃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唐夷陵女郎《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 指饮酒。旧题汉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宋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 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

    《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禕、允之任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曹禺《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 犹思忖;思量。

    唐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仇兆鳌注:“斟酌,代为思忖也。”宋范成大《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清余京《中秋月蚀》诗:“广寒宫闕愁昏黑,斟酌姮娥秉烛行。”

  • 品评欣赏。

    宋向子諲《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 执掌。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驂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宋曾巩《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 安排;摆布。

    《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嫗斟酌。’”

  • 【例句】 1、这件事情斟酌斟酌再定。
    2、 部长斟酌公报的措辞。
    3、 政府也可能实施各种斟酌使用的转移支付方案。
    4、 一切事情都交给他酌办 [斟酌决定] 。
    【相关词】 不斟 二斟 低唱浅斟 依斟流彘 句斟字酌 同斟 字斟句酌 孤斟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斟剂 斟勺 斟寻 斟忱 斟愖 斟汋 斟泻 斟灌 斟裁 斟诲 斟鄩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