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葬送
【全拼】 zànɡ sònɡ
【释义】
  • 指掩埋死者、出殡等事。

    《后汉书·陈忠传》:“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宋书·谢方明传》:“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方先人之葬送未成,偏亲之奉养多乏……凡縻敝於秋毫,皆经营於方寸,顾惟私计,当议远游。”

  • 断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索将他拦纵,只恐怕夫人行把我来廝葬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妈妈心性,若是知道了,肯干休的?我这条性命眼见得要葬送了。”清李渔《慎鸾交·久要》:“怕设情中机彀,致他年薄倖,葬送温柔。”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然而着了魔的张国焘毕竟把自己也完全葬送了。”

  • 【例句】 1、有一句关于葬送了猫的性命的谚语。
    2、 葬送
    3、 就是这个店铺葬送了玛丽。
    4、 比如保加利亚的举重选手,最倒霉的是罗马尼亚体操选手拉杜坎,她是由队医的无知造成的,葬送了一枚金牌,报纸上称“悲情拉杜坎”。
    【近义词】 1. 葬送 - 断送

    【断送】释义:

  • 谓度过时光。

    唐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閒。”元段成己《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词:“断送餘生消底物?兰可佩,菊堪餐。”

  • 葬送;毁灭。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今日説三个好汉,被一个身不满三尺之人,聊用微物,都断送了性命。”《再生缘》第二一回:“果然宿食将消化,胸膈宽舒渐渐平。若据众人惟用补,将为断送我残生。”巴金《第二次的解放》:“他们对我用的方法是精神折磨和人身侮辱,最后是断送我的政治生命。”

  • 引逗。

    宋吴潜《满江红》词:“向黄昏断送客魂销,城头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元阿鲁威《蟾宫曲》:“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

  • 发付。

    唐白居易《同梦得和思黯见赠》:“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樽前倒即休。”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二:“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一年好景还依旧,正橘緑橙黄时候,强把金樽开怀断送秋。”清徐瑶《太恨生传》:“凄凉禪榻,断送青春。”

  • 送,推送。

    宋王庭珪《感皇恩》词:“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宋贺铸《忆仙姿》词:“向晚鲤鱼风,断送綵帆何处?”宋陆游《春晚雨中作》诗:“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 发葬治丧。

    《水浒传》第二一回:“我女儿死在牀上,怎地断送?”《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老和尚已死了,他在地府里睁眼等你断送哩!”

  • 指送终之物。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徐言、徐召看见棺木坚固,衣裳整齐,扯徐宽弟兄到一边,説道:‘他是我家家人,将就些罢了!如何要这般好断送?’”

  • 赠送。

    《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倾剋中间,烧钱断送。若是浮灾横疾,渐次减除;儻或大限到来,如何免脱。”

  • 陪送。谓女子随嫁的妆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两廊僧俗,但有退贼之策的,倒赔房奩断送,鶯鶯与他为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你这贱媳妇无断送,你这新女壻省钱财,覷的咱浑如芥蘚。”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夫人説的是也,俺收拾小姐的房奩断送便了。”

  • 10.宋元间戏曲名词。犹饶头。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且舞且唱,乐部断送《採莲》讫曲终,復羣舞。”宋周密《武林旧事·最后归谒家庙》:“勾杂剧色吴国寳等做《年年好》,断送《四时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断送引辞”。钱南扬《宋元南戏百一录·总说二》:“杂剧之后均有断送……求诸现代江浙方言,当即‘饶头’之意。”

  • 【反义词】 1.葬送 - 断送

    【断送】释义:

  • 谓度过时光。

    唐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閒。”元段成己《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词:“断送餘生消底物?兰可佩,菊堪餐。”

  • 葬送;毁灭。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今日説三个好汉,被一个身不满三尺之人,聊用微物,都断送了性命。”《再生缘》第二一回:“果然宿食将消化,胸膈宽舒渐渐平。若据众人惟用补,将为断送我残生。”巴金《第二次的解放》:“他们对我用的方法是精神折磨和人身侮辱,最后是断送我的政治生命。”

  • 引逗。

    宋吴潜《满江红》词:“向黄昏断送客魂销,城头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元阿鲁威《蟾宫曲》:“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

  • 发付。

    唐白居易《同梦得和思黯见赠》:“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樽前倒即休。”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二:“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一年好景还依旧,正橘緑橙黄时候,强把金樽开怀断送秋。”清徐瑶《太恨生传》:“凄凉禪榻,断送青春。”

  • 送,推送。

    宋王庭珪《感皇恩》词:“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宋贺铸《忆仙姿》词:“向晚鲤鱼风,断送綵帆何处?”宋陆游《春晚雨中作》诗:“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 发葬治丧。

    《水浒传》第二一回:“我女儿死在牀上,怎地断送?”《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老和尚已死了,他在地府里睁眼等你断送哩!”

  • 指送终之物。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徐言、徐召看见棺木坚固,衣裳整齐,扯徐宽弟兄到一边,説道:‘他是我家家人,将就些罢了!如何要这般好断送?’”

  • 赠送。

    《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倾剋中间,烧钱断送。若是浮灾横疾,渐次减除;儻或大限到来,如何免脱。”

  • 陪送。谓女子随嫁的妆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两廊僧俗,但有退贼之策的,倒赔房奩断送,鶯鶯与他为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你这贱媳妇无断送,你这新女壻省钱财,覷的咱浑如芥蘚。”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夫人説的是也,俺收拾小姐的房奩断送便了。”

  • 10.宋元间戏曲名词。犹饶头。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且舞且唱,乐部断送《採莲》讫曲终,復羣舞。”宋周密《武林旧事·最后归谒家庙》:“勾杂剧色吴国寳等做《年年好》,断送《四时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断送引辞”。钱南扬《宋元南戏百一录·总说二》:“杂剧之后均有断送……求诸现代江浙方言,当即‘饶头’之意。”


  • 2.葬送 - 牺牲

    【牺牲】释义:

  • 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牲。”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国语·周语上》:“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纯色曰牺。”《汉书·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牺牲,牛羊全体者也。”《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 指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国语·鲁语上》:“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

  • 泛指用其他动物所作的祭品。

    唐白居易《自咏》:“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寧争桃李香。”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方伯为坛海滨,陈列牺牲,取韩昌黎文读而焚之,鱷鱼遂遁去。”

  • 谓舍弃。

    《孽海花》第三回:“他既牺牲了一切,投了威妥玛,做了汉奸,无非为的是钱。”老舍《樱海集·牺牲》:“结婚必须男女两方都要牺牲的。我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她牺牲了什么?”沙汀《凶手》:“于是他牺牲了他的例假,一早便心神不安地等待着他们的会见。”

  • 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柔石《二月》:“她底父亲是为国牺牲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团员有的牺牲,有的退伍,减少到了只余二十三四人。”李国文《月食》:“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


  • 【相关词】 “殉葬  林黛玉葬花 下葬 丛葬 丧葬 丧葬费 主葬 乡葬 乱葬岗 乱葬岗子 从葬 会葬 俭葬 倮葬 假葬 公葬 军葬 冰葬 助葬 勑葬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