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因脑部突然发生贫血而短时间失去知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大少爷的病越发沉重,已经晕厥过两次。”茅盾《子夜》十九:“也许就是那交易所里的人声和汗臭使得吴荪甫一时晕厥罢,他在汽车里已经好得多。”
【昏倒】释义:
2. 晕厥 - 昏厥【昏厥】释义:
较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悲痛、精神紧张、大出血、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这种症状。
明沉周《石田杂记》:“常熟学前程某者,每日至午后即昏厥,至次日天明始穌。”清王韬《<淞滨琐话>自序》:“一灯荧碧,几於与鬼为邻,然昏厥暋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鲁迅《野草·死后》:“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由于失血过多,他一时陷于昏厥状态。”
【昏迷】释义:
愚昧;糊涂。
《书·大禹谟》:“蠢兹有苗,昏迷不恭。”唐陆贽《论淮西水损处请遣宣慰使状》:“率土之内,莫非王臣,或有昏迷不龚,是由教化未至。”《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赵王一向昏迷,惟郭开之言是听,到此危急之际,益无主持,遂依其言。”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这在文脉上十分明晰,但因为在这一问一答的中间插进了伯夷叔齐的传说在里面,这把古今来的注疏家、批评家便完全弄昏迷了。”
迷糊;神志不清。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宋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语怪》:“其人指蟒卧案下,遂携鎗执火,潜入帐内。觉又奔之,即燃鎗轰击,响震远近,其人昏迷伏地矣。”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常飞﹞停了好一阵,仿佛突然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
沉迷,沉醉。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於其説。”《英烈传》第一回:“顺帝只知昏迷酒色,那里晓得外面的灾异。”
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
宋苏舜钦《诣匦疏》:“凡朝廷政教昏迷,下受其弊。”
昏暗迷茫。
《西游记》第五十回:“若遇大江昏迷,蜃现此势。”《英烈传》第二二回:“儻或雨云坠地,恍如长夜昏迷。”
【眩晕】释义:
头晕目眩。
《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亦眩晕思卧,乃先就榻。惟娉率诸婢收拾器皿,锁闭门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眩晕》:“伤损之症,头目眩晕,有因服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清昭槤《啸亭续录·王功伟》:“﹝王富顺﹞尝病眩晕,恒恐毙於道途,每出行,必小纸书其姓名居址,以防颠仆。”郁达夫《采石矶》二:“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
引申为迷惑。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二十年来盲求摸索不知所措,凭空舞乱我的长袖,愈增眩晕。”
【苏醒】释义:
昏迷后醒过来。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凡冻欲死者,未可即与热物,待其少定,渐渐苏醒,盖恐冷热相激。”《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陈毅《寄耿星同志》诗:“东非西非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使之苏醒;唤醒。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余谓孟子以仪秦之齿舌,明周孔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思邈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感到明显、清楚。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燕王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道静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昆仑山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昆仑山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