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月祭
【全拼】 yuè jì
【释义】
  • 古代帝王每月对祖庙的祭祀。

    《礼记·祭法》:“王立七庙……皆月祭之。”《汉书·韦玄成传》:“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新唐书·彭景直传》:“天子始祖、高祖、曾祖、祖、考之庙,皆朔加荐,以象生时朔食,号月祭。”

  • 【例句】 1、这些是在朔的燔和同献的素,并常献的燔与同献的素,以及照例同献的奠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献给耶和华。
    2、 王又从自己的产业中定出分来为燔,就是早晚的燔和安息日,朔,并节期的燔,都是按耶和华律法上所载的。
    3、 其后献常献的燔,并在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
    4、 又在安息日,朔,并节期,按数照例,将燔常常献给耶和华。
    【相关词】 -----@/////.年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月食” “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 “白月光” “阿月浑子”   《陋居五咏·月台》   年月   月季花  年月日  春江花月夜  月英  杜月笙  黄月英 、明月 《七月与安生》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