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强烈不满。
《墨子·兼爱中》:“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汉书·王尊传》:“内怀怨恨,外依公事。”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看见秀才这样奉承她,她却怨恨自己肚子底不会还债了。”
感伤不平。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刘基《巫山高》诗:“巫山何事近楚宫,终古怨恨流无穷。”鲁迅《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悔恨。
宋高观国《玲珑四犯》词:“少年曾失春风意,到如今怨恨难诉。”
埋怨。
茅盾《色盲》一:“每次她从家乡到上海来,便怨恨那甬兴轮船走得太快,只给她一夜又半日的海上经验。”
【仇恨】释义:
因利害矛盾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巴金《灭亡》第四章:“然而对于我底爱,人们只拿陷害,仇恨,掠夺,欺骗来报答。”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们江苏人浙江人从来没有仇恨。”
【憎恨】释义:
厌恶痛恨。
巴金《秋》九:“那些人也有同样的愿望,也憎恨一切的不义和罪恶,也憎恨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也追求劳苦人民的幸福。”叶圣陶《火灾·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痛恨】释义:
谓沉痛地引为恨事。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頽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桓帝)灵(灵帝)也。”唐柳宗元《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文》:“公实敬承遗志,行有日矣,而閔凶荐及,不克终事。则我宗族之痛恨,其有既乎?”《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后人有赞徐庶走马荐诸葛诗曰:‘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清邓显鹤《书楚宝增辑<熊襄愍传>后》:“疆事既败,国祚随倾。读史至此,未尝不太息痛恨於神(神宗)熹(熹宗)之际也。”
深恨,非常悔恨。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霿,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肠沸热。”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高宗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她后悔说话太冲,痛恨自己掌握不住自己。”
深切地憎恨。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又有原非爱玩,趁兴攀折……或随路弃掷,略不顾惜。如人横祸枉死,无处申冤。花若能言,岂不痛恨!”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追思载垣等从前朦蔽之罪,非朕一人痛恨,实天下臣民所痛恨者也。”杨朔《昨日的临汾》:“老百姓对于汉奸是那么痛恨,时刻都在消灭他们。”
【感激】释义:
感奋激发。
汉刘向《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升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
引申指激动,有生气。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张旭﹞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清谭献《<明诗录>序》:“言不期深而自然感激,文不期工而吐于高亮。”
衷心感谢。
《宋书·范晔传》:“又有王国寺法静尼亦出入义康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水浒传》第七九回:“韩存保感激无地,就请出党世雄相见,一同管待。”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老舍《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